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钟爱瓷本绘画 乐山画家家中开窑烧瓷 已烧制近千件作品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7-04 02:42   https://www.yybnet.net/

嘉阳小火车被杜高密画上了瓷器

杜高密的瓷画作品

随着窑门被打开一道缝隙,一股热浪挤了出来。窑里,一片通红,刚刚经历了1300℃以上高温的瓷器层层叠叠,错落其中。很快,窑门再次被关上,它们还需经过12个小时以上自然冷却才能正式出窑……去年,因为爱上瓷本绘画,四川乐山画家杜高密从江西景德镇购买了一套烧制设备运回乐山家中,自己组装开窑烧制瓷器。从绘画喷釉到码窑烧窑,开窑一年来,他已烧制出近千件作品。

家中如瓷博馆

全部亲手烧制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乐山某小区杜高密的家中。刚一进门,便看到入户花园两侧的架子上堆满了白色瓷器素坯,门口水池中则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瓷器成品。“水池中都是烧废了的,留个纪念。”杜高密说,废品率15%左右,大约有500多件。往里走,便是杜高密的创作室。一张两米长的桌子上,摆着专用颜料以及毛笔,还有一件刚画完的瓷器新品。进入客厅,几乎全被瓷器占据,特制木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瓷器。

从大到抱着都吃力的戗器、花瓶,小到只有鸭蛋大的盖碗、酒杯,琳琅满目、形态各异,仿佛一个小型的瓷器博物馆。“这些大部分是禅意人物主题。”杜高密介绍,还有一些没摆出来,如水浒108将系列瓷器,创作了4个月才完成。这些瓷器并非买来的收藏品,从制坯、绘画、上釉、到最后的烧窑,每一道工序都出自杜高密之手,“家里大概有600多件吧。”

爱上瓷本绘画

自己家中开窑

55岁的杜高密出生于乐山市市中区水口镇,后随父母迁居绵阳读书和生活。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工作后曾辞职经营过翡翠生意。不过,杜高密始终没有放弃对书法和绘画的喜爱。2012年,杜高密应好友邀请来到江西景德镇,第一次接触到瓷本绘画,很快被吸引,“在瓷器上绘画需要就形借势,就像必须和瓷器对话一样。”

结缘瓷本绘画后,杜高密一发不可收,从此他的生活一半在景德镇,一半在乐山。2017年,他在景德镇购买了一套烧制设备运回乐山家中,自己组装开窑烧制瓷器。“烧制瓷器需要高温,只有用液化气。”杜高密介绍,每一批烧制时间在12至14小时,窑内温度最高升至1300℃以上。在此期间,他片刻不离,随时观察窑内情况。等关火后,瓷器再自然冷却12至14小时便可正式出窑了。

在杜高密看来,绘画是艺术,烧制是技术,两者都很重要。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窑变,烧制前很满意的作品有可能烧完就裂了,也可能色彩不是自己满意的颜色,但也可能经过高温洗礼而出现特殊的艺术效果。

他的愿望

希望办瓷画院 推广乐山文化

在杜高密创作的瓷器作品中,有不少乐山元素。“其实,乐山自古就有瓷器烧制的手工艺传统。”他介绍,乐山古时有西坝窑,历经宋元明三代;近代有清华瓷厂,可惜乐山瓷器文化现在断代了。”

“因为乐山的佛教文化也源远流长,这两者的碰撞,让我有了很多灵感。”杜高密说,一方面乐山大佛、峨眉山、嘉阳小火车等乐山历史文化名片被其画上了瓷器,另一方面,他开始用佛禅文化元素作为瓷画基础,画出人生百态。他介绍,去年在荷兰举办了个人作品展,部分瓷艺作品被当地收藏。谈到未来,杜高密希望能成立一所瓷画院,用瓷本绘画这个新的载体将乐山文化推广出去。

成都商报记者 顾爱刚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受暴雨影响 成绵乐客专部分动车组停运

本报讯(记者廖晶莹)7月2日,受成都地区持续暴雨影响,成绵乐客专成都南站至双流机场站区间雨量超标,为确保列车运行安...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钟爱瓷本绘画 乐山画家家中开窑烧瓷 已烧制近千件作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