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在一切之上”,高标山作为自古以来嘉州最高处并非虚言。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曾有言:“府之主山,岿然高峙,万象在前,烟朝月夕,其景无尽。”明清时期,民间将高标山俗称为老霄顶。在老乐山人眼里,如果说乐山文庙是地方文脉的延续,那老霄顶的千年古建筑群就是记录乐山历史的“教科书”。
山顶建筑,自古已有。据考证,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高标山上就建有弘明观,唐代改名开元观。其后,大殿几经兴废,到宋代已叫神霄玉清万寿宫,又称护国天王院。后因战乱和风雨侵袭,万寿宫也变残垣断壁。
北宋宣和年间,嘉州太守吕由诚在此修建了万景楼,极大弥补了万寿宫颓败的遗憾。万景楼挟嘉州至高之处,视野开阔、气势恢宏,东可眺凌云九峰,西可望峨眉山月,由此得名。
古时游嘉州,去老霄顶,在山顶眺望旷远景致,再对景抒发写诗一首,已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的“标配”,由此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试上层楼高处望,十洲三岛似蓬莱”“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今到西南第一楼,嗟哉余子真碌碌”。
至今,老霄顶建筑仅剩三栋:万寿观大殿、万景楼和灵官楼,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多次修缮。今年2月,经历新一轮为期一年的修缮后,老霄顶以文化公园的新身份再次与世人见面,新设置安装了题有古人赞誉乐山和老霄顶诗词佳句的文化景观牌匾,让人们在赏花赏景同时,深入了解老霄顶古建筑群背后的历史和人文故事。
本报记者吴晓彤整理
新闻推荐
■牛人说市■曹中铭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作为佛教名山,旅游圣地,本不该与上市、商业...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