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诗魔”洛夫: 喃喃诗句 流过无岸之河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3-26 15:39   https://www.yybnet.net/

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没想到,三月却成了台湾文坛的告别季:18日刚刚送走作家李敖;19日又传噩耗——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逝世,享年90岁。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两人被誉为台湾诗坛的“双子星座”,洛夫还被票选为“台湾十大诗人之首”。

1

两次“流放”,七十年笔耕不辍

洛夫素有“诗魔”之称,笔下诗作受超现实主义影响,表现手法如魔似幻。1949年赴台,晚年移居加拿大,被洛夫自称为“两次流放”,也正是这两次流放,造就了洛夫最为人称道的两篇佳作:《石室之死亡》与《漂木》。

洛夫1928年出生于湖南衡阳,自小喜爱写作,初中时已陆续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散文,到了高中,开始接触新文学,读鲁迅、巴金、冰心。“看到冰心的诗,很清新,很美。读的第一首是《相思》。对感情的表达是很难的事情,用散文的笔法写的话要很多字才能把感情说清楚,《相思》只有十一二行,就把相思之感表达得非常生动。我后来便觉得,诗可以用很简单的文字表达那么多的意思和感情,是很好的工具。”于是高二时,他开始写诗,到后来入伍,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前,已经发表了二十多首诗。“当时还有个剪贴本,可惜到台湾下船时掉了。”

对洛夫来说,前往台湾,不仅因为当时局势混乱前景莫测,也是向往冰心《寄小读者》中所描绘的旅途逸事。日后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还谈及少年时代的偶像冰心对自己的影响:“我从小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冰心的父亲是海军舰长,她就随父亲在外面游荡,这种生活激起了我的好奇和到外面闯天下的念头。”幸运的是,到台湾后他真正踏上了诗人之路。

那段时间恰好是台湾新诗的爆发高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诗坛一般被划分为纪弦执掌的“现代派”;覃子豪、余光中等人组织的“蓝星诗社”;洛夫、张默、痖弦为三驾马车的“创世纪诗社”。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创世纪诸人都是年轻的军旅诗人,坚守至今的创世纪曾经是台湾最大的诗歌文学社团,洛夫曾回忆说,当时办《创世纪》是想介绍最新的西方诗歌理论和作品,“为了出版杂志,我们到处筹钱,最初我们还进过当铺。”

近七十年创作不辍,洛夫出版《灵河》、《石室之死亡》、《无岸之河》、《时间之伤》等诗集数十部。洛夫有一首诗《边界望乡》,被誉为乡愁诗的代表。1979年3月,洛夫和余光中一起去香港落马洲用望远镜看大陆,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过不去,于是写下了震撼人心的《边界望乡》:“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2

在炮战坑道里写下《石室之死亡》

60年前的金门炮战,洛夫在坑道石室中写下《石室之死亡》,这首长诗让他享誉诗坛。

1958年,洛夫在军官外语学校受训。受了英文训练以后,被派到金门当新闻联络官,专门负责接待外国记者。当时的金门已从最初的激烈炮战,降低为“单打双不打”,星期一三五打炮的时候,很危险,记者别来;但二四六不打,记者来得就多。

洛夫在1987年写作的《<石室之死亡>再探索》中描述当时的情景:“由于记者都在当天下午搭机返台,晚上通常都能清闲,可是也相当无聊。为了避免暴露位置,隧道内经常不发电,晚餐后大家除了在黑暗中聊聊天之外,便是睡觉。开始我很不习惯这种生活,经常失眠,在黑夜中瞪着眼睛胡思乱想,有时在极静的时刻,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久而久之,在胸中酝酿成熟,便蠢蠢欲动,直到八月某日,我在办公室开始写下《石室之死亡》的第一行:偶然昂首向血水涌来的甬道/我便怔住……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一切静止,唯眸子在眼睑后面移动/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而我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

据作家杨渡讲述,“在那死亡的直击、恐惧的笼罩下,他不能明白写出自己所在的金门(这是军事秘密),也不能写出炮弹的轰炸(这也是军事秘密),更不能用写实的手法讲故事,于是就成为一种对死亡与恐惧的意识流的呈现。”

曾有记者问洛夫,《石室之死亡》的重要性和意义何在,为什么到今天仍然有那么多人关注和评论。洛夫回道:“因为战争、死亡、情欲这几样诗中的重要母题,绝不是一般说得很明白很有道理很有逻辑的语言可以表达的,说不清楚的。所以当时只好用一种不是很明晰的语言来说,或者,根本不是‘说\’,是一种‘呈现\’,用意象来表达。”

因为拍摄“他们在岛屿写作II”系列中的纪录片《无岸之河》(2014年上映),洛夫重访金门坑道,战火硝烟已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安逸的生活,“炮弹变成菜刀了!(金门以出产菜刀闻名)”于是他在《再回金门》中写道:“十月,没有铜像的岛是安静的,炮弹全都改制成菜刀之后……开酒瓶的声音总比扣扳机的声音好听。”

3

移居海外,写下三千行长诗《漂木》

除了在台湾写就的《石室之死亡》,洛夫的另一首名作是3000多行、15000字的长诗《漂木》,这部被洛夫视为自己心灵写照的史诗,让他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1996年,年近七十的洛夫迁居加拿大,那么大年纪定居国外,“主要是对台湾有些不喜欢的地方”,在温哥华洛夫应酬很少,连电话都不接,集中精力写作,洛夫自称这次流放是“自我主动流放”。

2000年,洛夫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温哥华写成了3000多行的长诗《漂木》。其实,洛夫很早就想写一部总结个人诗歌美学和生命哲学的诗,但在台湾要创作这么一部长诗,嘈杂的环境并不适合。所以,在移民到加拿大4年之后,洛夫才开始写这部长诗,也就是说花了将近半生的时间在酝酿它。

在一次专访中,洛夫回忆了当时写诗的情景:下定决心要写的时候,推掉所有的应酬。一般上午写,下午就去周边的社区散步构思。诗是需要灵感的,有时候一天可能就只能写上一两句,也有可能一天就写上七八十句。而且一开始就已经在脑袋里有一个诗的蓝图,打算要将它写成一部很长的作品。“这首诗主要是表现我对生命的感悟,这其中有我的诗歌的美学、我的终极的关怀、对宗教悲悯的情怀,可以说是我的心灵的史诗。”据说写完之后,《漂木》在台湾的一个报纸上连载了3个月。

围绕长诗《漂木》,诗坛曾专门举行过学术研讨会,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说:“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红楼梦》,《漂木》也将是说不尽的。”而黄永玉老先生在会议开幕式上的几句话更是耐人寻味。他说:“洛夫你这块老木头疙瘩,今天漂了回来,明天又要漂流远去,你到底要漂到哪一天呢?”老人幽默而睿智的话语,似乎不仅是对洛夫个人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更隐含着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探究。

4

不能一辈子写爱情诗

在长诗《漂木》的封面上,洛夫写下了这样一行字“赠予吾妻陈琼芳”。短短七个字,将这位并不言爱的丈夫对妻子的感谢呈现给了大众。

洛夫开始时喜欢抒情诗,还写过一段时间爱情诗,第一本诗集《灵河》,名字就是形容当时女朋友的眼睛。“可是,不能一辈子写爱情诗呀,太狭隘了。诗人的一生中应该有不断的变化。每首诗都是一次新的出发,要‘一面放弃一面站立\’。”

的确,洛夫的诗作风格多变,早年受超现实主义影响,意象繁复,语言奇诡,后来渐渐蜕变、实验,语言更为从容,寄情天地万物,描摹人生情致;到了后期,更添了一点禅味。

同样是写乡愁,余光中的那首《乡愁》一直比《边界望乡》更为流行。而坊间对于两人在台湾诗坛谁排第一也颇有争论。学者古远清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段子:成都市于2005年邀请作家余光中、洛夫及舒婷访问。在峨眉山宾馆门口挂的欢迎横幅为“热烈欢迎余光中一行来我市访问”。媒体的焦点均将镜头对准余光中。一位洛夫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去采访时问他:“你是洛夫吧?”洛夫回答:“我不是洛夫,我是‘余光中一行\’!”

台湾诗歌史研究者刘正伟则与大众读者有着不同的感受:“可能余光中的诗有比较传统古典的中国味道,洛夫骨子里也是中国味道,可他的很多试验形式,不只有余光中的抒情传统,还可以去探索禅意、死亡、战争甚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果然,2005年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与《当代诗学》合办“台湾当代十大诗人”票选,有资格参与票选的必须是出版过诗集的诗人,不分流派、诗社、属性与认同。经层层过滤后,得出的“十大诗人”名单为:洛夫(48票)、余光中(47票)、杨牧(40票)、郑愁予(38票)、周梦蝶(36票)、痖弦(30票)、商禽(22票)、白萩、夏宇(同为19票)、陈黎(18票)。

“通过票选,第一名是洛夫,第二名是余光中,俩人只差一票。”在当时的活动召集人、批评家杨宗翰看来,虽然这一票选结果不一定能成为定论,但“这是一项庄重的、学术的(而非可供消费或炒议题式的)票选,带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洛夫持续的创作能力令人惊叹。杨宗翰在撰写《台湾新诗史》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直到21世纪,他发现,“洛夫是唯一一位每个阶段都榜上有名的诗人。而且他的风格多变,诗歌题材跨度很大,不论是经典性的《石室之死亡》,还是比较戏谑的《隐题诗》,他都能驾驭。他是具有不同面向、十分繁复的诗人,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称他为诗魔,就是说他的技法多端,跟变魔术一样,拥有魔法一样。”

洛夫曾写道:“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如今,这团火终于熄灭了,但是,风吹过之后,他的诗,留了下来。

新闻推荐

游黄果树大瀑布,逛“人间天堂”1360元,登峨眉山,畅游“新九寨沟”;1980元,访千户苗寨,拍金海雪山

1360元,登峨眉山,畅游“新九寨沟”;1980元,访千户苗寨,拍金海雪山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诗魔”洛夫: 喃喃诗句 流过无岸之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