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拍摄的贡嘎雪山张巍 摄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诗圣杜甫客居成都那些年,在成都远眺雪山点燃了吟诗灵感。1200多年后,成都同样有一群雪山爱好者,趴在楼顶天台按动快门,拍下数百公里外的苍茫雪山,这些照片一上传,就刷遍了成都人的朋友圈。
在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雪山”一度成为高频词,在成都市的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还提到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这些关键词引发了成都雪山群里追逐雪山爱好者们的热议,规划所传递出的理念同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不谋而合。
“雪山”成为热词
期待成都观看雪山成常态
2月28日,在雪山群中,有网友将“两会”的报道截图分享出来,“构筑29条观山视域廊道,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的提法让大家激动不已。
而在前两天,同样有网友在群里晒出“塑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城市形态,重现天府之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旷世盛景”等内容,让大家打趣说“是不是群里还有‘两会\’代表?”
观看雪山、分享在成都平原拍到的雪山照片,是群里每天讨论的主题。毫无疑问,从群里流出的雪山大片刷爆朋友圈的同时,也形成了大家的一种共识,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拍摄雪山的网友丘寒来说,大家之所以站在成都平原拍摄雪山,一方面是为了欣赏美景;另一方面还是想让大家知道,成都在天气和空气条件好的情况下,是可以看到很多雪山的。
“要让眺望雪山成为一种常态,还需要更多的人提高环保意识。”丘寒告诉记者,如果政府和企业能在这方面采取长期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环境,这自然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急速增长的雪山迷
凸显对锦绣山川的眷恋
在城市规划中,设计师们围绕天府绿道,描绘出一幅“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将成都市民抬头望蓝天、俯身见碧水、推窗是绿景的生活愿景纳入其中。作为雪山群最早的建立者之一,申芸认为,这也是大家所希望居住的一个环境。
谈到最开始聚拢这样一群雪山迷,还要从一场“论战”说起。当时一位外地的登山达人看到成都雪山迷在成都平原拍下的雪山后,一度怀疑这是合成的照片,为了证实能够在成都仰望雪山,摄影和自然爱好者们持续放出了大招。
“后来我们又开始论证看到的是哪一座雪山,定期开展一些分享会。”申芸说,特别是在去年6月5日,成都西边拍到绵延几百公里山脉,十多座苍茫雪山震撼登场,这之后雪山群的人数迅速从100多人增加到了700多人,显示出大家对雪山的眷恋。
家住簇桥的申芸,也会在群里第一时间获取“情报”,一旦天气好,就到楼顶守望雪山,而出门较早,在一些开阔的地带也能够一睹雪山风采。观看雪山的“铁粉”越来越多,观测的点位也不断增加,观看雪山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天时地利人和
推窗饱览大雪山
根据雪山群网友“水星人”在2017年12月发布的观测数据显示,2017年总共在成都遥望雪山50次,其中观测到距离成都240公里左右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海拔7556米)2次,观测到距离成都140公里左右的峨眉山(海拔3079米)2次,观测到距离成都120公里左右的四姑娘山幺妹峰(海拔6250米)22次。并且,在5月11日到5月16日,连续6天观山。
每年4~10月,是看见雪山的最佳时段,而在今年2月24日,“水星人”又拍到了雪山“惊鸿一瞥”,虽然若隐若现,但在他眼中,这是打破2月没观测雪山记录的历史。
看得到旖旎多姿的幺妹峰,也看得到7000米级的蜀山之王,这正在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欣赏雪山需要时刻关注天气,不放过能见度高的机会,选择一个绝佳观测点位,还需要全社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这也是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一环。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高胜美
新闻推荐
背小女孩送医送到医务室本报讯(孙睿琳彭钢摄影报道)2月17日下午,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峨眉山市报国村消防中队在峨眉山景区接引殿执勤的战士张峻华接到一名男子求助,称其9岁的女儿突然全身无力,意识...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