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美如画。图据东南大学户外协会博客(请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谢凯摄
四川文豪辈出,以他们的旷世才华和不朽著作,奠定了巴蜀大地灿若星河的人文底色。在文化资源上,天府大地更是不遑多让。从名山大川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散落的星星,在各处熠熠生辉。
复活若干遗落历史长河的遥远记忆、唤醒沉寂数千年的远古文明。如果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而文化地标就是承载其精神内涵最好的载体。1月19日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启动“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深入挖掘巴蜀优秀地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助力文化强省建设。让各类文化地标走出书斋、面向社会,让巴蜀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活动推出之后,引发网友和文化名人极大的推荐热情。
1月3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出席省两会的部分代表和委员,他们从繁荣发展四川文化事业的角度,分别推荐了各自心目中的天府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精神载体精神载体,何谓文化地标谓文化地标?
入围四川文化地标文化地标,,需要具备什么个性和共性和共性性?
日前,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讲述了他内心的评选标准。
文化地标要兼具“五性”
本质就是文化品牌
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的峨眉山声动全球,临江矗立1200多年的乐山大佛名贯古今,婉约仙境神奇九寨、蜀南竹海和亚丁稻城让世人神往,而三星堆、金沙两个史前遗址,更是再现古代蜀国的辉煌,即便称不上冠绝全球,至少也是独树一帜,或者叫做独领风骚。
什么是文化地标?“文化地标本质上就是文化品牌。”李后强说。界定文化地标,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文化是人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不是人创造的就不是文化。”
具体到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前者是有形的,看得见摸不着的。如,三星堆、金沙遗址、峨眉山(宗教文化)。后者则是无形的,需要特殊技艺的。譬如川剧、茶艺等。“而像九寨黄龙这些,就属于自然资源,不属于文化地标的范畴。”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作为承载其文化内涵的载体,不少地方都评选出了自己的文化地标。不过何谓文化地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李后强看来,文化地标首先要有“五性”,也就是强烈的个人标签。
具体来说,首先是显著性,有重要性,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并且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强大推动力。其次,利民性。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象征,要对社会产生正向的影响,于国于民,有利有用。第三,独特性。就像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因为性格、成长环境以及后天的经历不一样,从而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文化地标也一样,要有唯一性,不能遍地开花,而要独此一家。第四,记忆性。也就是所说的辨识度高,让人印象深刻,具有极强的记忆穿透力。最后一点,就是地域性。“兼具这五性,才具备了文化地标的属性。”李后强表示。
候选地标要具备“五名”
成昆铁路值得铭记
此次评选的文化地标,候选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李后强也开出了他心目中的评选标准。“至少应该具备‘五名\’。”具体阐释,就是名人、名物、名事、名文、名气。
名人,譬如与黄帝、武则天、苏轼等正面人物相关的遗址、祠堂,对社会有积极正向影响力的地方。名物,建筑物,如图书馆、老房子、铁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名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大事件,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战场、张献忠江口沉银,以及重大灾难事件的现场。名文,名著、名言、千古传颂、词语源地,如李白蜀道难、广元明月峡、剑门关、丹棱大雅堂。名气,知名度高、传播范围广,美誉满天下。
李后强现场推荐了他心目中的“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在他的名单中,包括北川5·12汶川地震纪念馆、成昆铁路、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都江堰、望江楼、宜宾李庄、大邑安仁古镇刘氏庄园、阆中古城、三苏祠、瓦屋山等。“四川的文化资源太多了。如果放开推荐,远不止这十个。”李后强说。至于为何会推荐成昆铁路这类相对冷门的名单?
李后强表示,名单背后还有一段,被很多人遗忘的历史故事。据资料记载,全长近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上,共牺牲了2100余名建设者,而他们的牺牲竖起了一座丰碑,成昆铁路突破“筑路禁区”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获得了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自1970年7月1日全程贯通以来,一直是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为西南地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成昆铁路是四川打通出川通道的一个关键性举措。为了这条铁路,无数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李后强说,希望能通过这个评选,唤醒历史记忆,让前人的贡献永远被后世铭记。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想玲 新闻推荐 随着春节临近,国内最大的在线旅行社携程旅游1月29日发布了《2018春节国内游价格指数报告》。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春节国内游人均消费将超过3500元,一家三口的一次旅行费用将超过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