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教师每年补助6000元,学生纳入全国统一学籍 为残疾儿童 “送教上门”

来源:成都商报 2017-10-10 02:35   https://www.yybnet.net/

彭贤辉正在给彭强授课

曾经让人动容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了13岁的“小老师”魏敏芝把一个个辍学的孩子拉回学校的故事。在四川,也有一个现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老师们为重度残疾的孩子开设了“一对一”的“送教上门”。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峨眉山启动了“送教上门”帮扶活动,为每一个“送教对象”办理好学籍,确保他们的受教育权。截至目前,当地共有7名残疾儿童被纳入这一“爱心教育”序列。

现场

12岁残疾少年家中上课

从汉语拼音学起

“你姓彭,我也姓彭,这个‘彭\’的拼音声母就是‘p’。”10月9日,在峨眉山市罗目镇徐塘村10组的一间农家小屋里,彭贤辉正在教彭强学习汉语拼音,“来,你跟我一起念‘p’!念出声来,声音大一点,不要害怕!”

今年37岁的彭贤辉是罗目中学的一位老师,而12岁的彭强则是该校初一年级的一名新生,肢体二级残疾。他们的课堂不在学校,而是彭强家里。“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词语——‘朋友\’。”彭贤辉说,这个“朋”的声母也是“p”。

“有一句名言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彭贤辉解释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我希望我们成为朋友,也希望你以后有很多朋友。”

“我们再来看一个字,‘朋\’加个绞丝旁,认识吗?”见彭强摇头,彭贤辉说,这个念“绷(beng)”,它的声母是“b”,跟我一起念“b”。 彭强跟着念了几声“b”,也学会了“绷”的读音,但还是有些小拘谨,表情略微僵硬。

彭贤辉赶紧说,“对呀,你不要绷着脸,要学会微笑啊,对每一个人微笑,对每一朵花儿微笑。”彭强微微一笑,“好,我以后不绷着脸了。”

背后

曾读到四年级无奈辍学

他也想上学读书

站在门边的母亲杨淑珍恰好看到了这一幕,“好久没看到他(彭强)笑过了。”据杨淑珍介绍,彭强有个24岁的哥哥,也是肢体残疾,在哥哥大约几岁的时候,也是站立不稳极容易摔倒,哥哥勉强读完了小学,后来夫妇俩生了彭强,没想到也是一样的遭遇。

“你看他的两条腿,都不是一样粗细。”父亲彭永贵捞起彭强的裤脚说,因为经常摔倒,他也是遍体鳞伤。但是彭永贵不甘心让儿子就一直待在家里,将儿子送去了罗目小学读书,学校里的师生对他也很照顾,“我希望他多读点书,不要像我们一样。”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彭强的体重也逐渐增加。有一次,彭强在厕所里摔倒,两个保安费了好大劲才将他抬回教室。四年级还未读完,彭强无奈辍学了。

“他小学的成绩中等以上,我知道他也想上学读书。”彭永贵说,刚辍学在家的时候,他经常翻以前的书来看,后来家里买了一台电脑,在和哥哥一起打打游戏之余,彭强也喜欢上网看看新闻,“前不久我买了一台垃圾转运车,他还上网查了说我买贵了。”

转机

送教上门

开设“一对一”家庭课堂

彭强在家待了两年多,彭永贵原以为儿子再也不能上学读书了。直到今年9月15日,罗目中学校长曹俊杰一行来到家中,带来了“送教上门”。

当天,在对彭强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曹俊杰认为彭强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是因为其属于肢体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根据峨眉山市的相关政策,可以开展“送教上门”。

谁来送教?此前曹俊杰曾在学校老师QQ群里发通知,结果只有彭贤辉一人报名。今年42岁的彭贤辉已经从教20年,“‘送教上门\’肯定要花费很多额外的精力,但是我觉得做这些很值得,就当做公益吧。”

根据安排,彭贤辉在自己正常的教学完成后,将每周两次到彭强家中上课,每次上两节课。“虽然他现在是初一学生,但是实际学习能力也就(小学)一二年级水平,所以我要从汉语拼音教起。”彭贤辉说,每次送教前都认真备课,因材施教。

在彭贤辉看来,相比教授文化知识,送方法和技能更重要,同时更要交给他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式,培养他积极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

机制

针对6-14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老师每年补助6000元

每个残疾儿童的家庭都是不幸的,不能上学就读的残疾儿童更是不幸。不过,彭强又是幸运的。今年9月,峨眉山市启动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送教上门”帮扶。

据峨眉山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光君介绍,为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针对确实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基本具有学习能力、年龄在6至14周岁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峨眉山市教育局、残联、卫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送教上门”的实施方案。

根据统计,峨眉山市6至14周岁的残疾儿童少年有100多人,目前符合“送教上门”条件的有7人,正在逐一落实和对接相应的学校和老师,送教上门教师每年给予6000元的交通补助和误餐补助。送教服务原则上每周1至2次,每次2至4课时。

值得一提的是,纳入“送教上门”服务的学生,将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学籍,并建立学生档案。黄光君表示,今后这一服务将进入常态化管理,同时也将会对送教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确保送教效果。

成都商报记者 顾爱刚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乐山嘉定坊民间“工匠”亮绝活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记者林立文/图)棕编、糖画、杵糍粑、烧玻璃、面塑、现场作画……“双节”期间,乐山嘉定坊热闹非凡,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尤其是汇聚于此的民间艺人现场展现“工匠”绝活,吸引了...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国庆大假首日数据2017-10-02 03:19
评论:(教师每年补助6000元,学生纳入全国统一学籍 为残疾儿童 “送教上门”)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