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产品也能成为奢侈品?这不是没有可能,川茶竹叶青已经做到了。“论道·竹叶青”不仅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品牌出现在摩纳哥顶级奢侈品展场,还曾被国家商务部、外交部选为国礼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古人云,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自古峨眉产好茶,一杯竹叶青,更是深得峨眉山水之意。形似竹叶,根根直立,汤色清明,唇齿留香……多年来,竹叶青不仅深得川人喜爱,而且远销欧洲、美洲等海外市场。
选茶
8万颗芽心 仅能制成不足2斤竹叶青
海拔千米的峨眉高山间有最好的茶园,竹叶青便出自这里。
每年早春,峨眉山茶农陈桂芳便开始忙碌起来。此时的芽心是茶树的精华,陈阿姨早出晚归忙碌四天,最多可采8万颗芽心,仅能制成不足2斤竹叶青。
“峨眉山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茶树来说,海拔800—1500米是最适宜的,这是茶树与阳光、空气、云雾接触最完美的高度。”当地茶农介绍,低于800米,茶树会因日照、温度等影响到茶叶生长与营养成分的形成;超过1500米,气温过低会导致茶树生长缓慢,易发生白星病等危害。
高寒气候,淘汰了无法抵御严寒的瘦弱茶芽,天然甄选了肥壮鲜嫩的茶种。即便如此,后期的采摘制作也十分不易。竹叶青生产部经理秦沥告诉记者,“受原料、品级等因素的影响,一斤竹叶青所需茶芽的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每35000到45000颗茶芽可以生产出500克竹叶青。如果是论道级的,就要从500万颗芽芯中挑选出500克。”
彼时,正值明前,经验丰富的茶师从500万颗芽芯中,甄选出500克茶芽,而后历经数十道严苛工序,造就每一颗明前茶芽的顶级珍罕。
保鲜
绿茶要求严苛 平均要控制在-15℃冷藏
一杯好茶,有上乘的品质,更要有安全把关。在竹叶青的检测岗位上,杨昌海已经做了17个年头。
“我从大学毕业就来到这里,从事检测工作,每一批次进厂的原料、出厂的成品都要经过我这里。”杨昌海告诉记者,入厂的原材料首先要衡量感官指标,并进行安全检测,然后才能进入工厂生产。
初加工、精加工、包装、成品……每一个车间完成一道工序,杨昌海都会再次抽检,“目前国标是48项,我们参考欧盟标准,仅农残检测的项目大约就有80项。”
与安全并重的,还有新鲜。“绿茶保鲜尤为重要,条件也极为苛刻。”秦沥告诉记者,竹叶青的保鲜涉及到温度、光线、氧气、水分等多个要素。其中,在精制提香包装成成品之前釆用的是低温,贮存温度要控制在平均-15℃,“目前我们有15000立方的保鲜库,最大可储存茶叶3000多吨。”
升级
“茶+旅游”新模式 首个3A级茶文化景区诞生
然而,竹叶青已经不单单是一杯茶。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成雅高速沿线,桃花、樱花、白玉兰纷纷怒放;田野里,油菜花散发出氤氲的香气。从成都驱车两小时,便可来到竹叶青茶博园。在这里,你可以一边品着香茗一边看茶礼仪的表演,体验悠然的田园生活。
记者了解到,目前竹叶青正在积极探索“茶+旅游”新模式,投资2亿元,建成集“文化展示、品茗休闲、生态观光和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全省首个3A级茶文化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
而在竹叶青董事长唐先洪的“茶+旅游”计划里,这才是开始。唐先洪称,未来竹叶青将投资8亿元,建成融“茶文化博物馆、禅茶养生馆、茶文化主题酒店、机采茶示范园”等于一体的“竹叶青茶文化产业园”,年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
出海
川茶远销日美 还曾作为国礼赠予普京
竹叶青不仅从海拔千米的峨眉高山来到平常百姓家,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目前主要销往俄罗斯、日本、美国等。
其中,“论道·竹叶青”已经成为中国顶级茶叶的代名词,荣登21世纪奢华品牌榜。2006年,其成为中国唯一受邀品牌出现在摩纳哥顶级奢侈品展场上;2014年,拿下万隆国际茶叶大会“中国最美绿茶”大奖;2016年10月,荣获世界绿茶协会金奖。
走上国际舞台的竹叶青,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使”。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期间,“论道·竹叶青”被国家商务部、外交部选为国礼赠予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
对|话
农业供给侧改革 首先要把握需求变化
华西都市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唐先洪:谈论供给侧改革首先要讨论需求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的收入持续提高,需求的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供给端又应该如何变革以满足需求。
华西都市报: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哪些变化?
唐先洪: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呈现出几个趋势。一是从低端化的需求转向较高端化的需求;二是从大众化的需求转向个性化的需求;三从对农产品非品牌化的需求转向品牌化的需求。
华西都市报:面对这些变化,川企该怎么做?
唐先洪:这些需求的变化正是我们这些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并把握的方向,并以此进行产品结构方面以及品牌结构方面的调整,谁能率先做好这一点,谁就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全国知名茶企,竹叶青注重安全与品质并重。坚持把质量安全作为企业生命,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影响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白兰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黄涛、王俊记者林立)在峨眉山暑假旺季即将来临之际,在兼顾游客量大的“热线”外,峨眉山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景区分局派出3名执法人员与管委会食药卫生执法队、九岭岗管理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