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文
2008年农历7月17日早上8点25分,家住峨眉山市罗目镇徐塘村的徐荣隆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今年8月25日,当记者问起徐荣隆老人时,照顾了徐荣隆12年的张群英眼角有些泛红:“他没有留下任何遗憾,所以走得很安详。”
“吞不下东西,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身体越来越差,我知道,他还有最后一个愿望,那就是见见孙女。”就在老人离开的前一天,张群英的两个女儿从广州赶回家。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孙女,平常不吃东西,不说话的老人开始喝水了。第二天早上,张群英守在徐荣隆床前,两个女儿握着老人的双手,温暖笼罩着这个离别的场面,老人安详地离世。
悉心照料撑起爱的港湾
实际上,这位老人与张群英一家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徐荣隆一生坎坷,年轻时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13年,留下一身病痛。老人孑然一身,晚年生活不能自理。1996年,受当地政府委托,张群英和全家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在张群英的眼里,敬老爱老理所应当,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贫,却很和睦。
照顾老人的12年中,张群英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为老人做早餐。“食物要清淡,每顿要有肉,而且是细细的肉渣,饭是稀饭,起锅前,还要加切碎的蔬菜,补充维生素。”她说,老人肠胃不好,只喝她熬的粥。为了照顾老人生活起居,张群英从来不出远门,就连回趟娘家,也要提前把粥熬好。
老人身体有问题,不能自己上厕所,经常在卧室或床上大小便,卧室常常臭气熏人,张群英仍然定期打扫,换洗床单。细心的照顾,赢得了老人的信赖。有一次,老人跌倒在屋外的水沟里,别人要去扶他,他不肯,直到张群英跑过去,才把他扶起来。
收获温暖成为敬老榜样
一家人生活过得很艰辛,还要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张群英的丈夫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选择了离开。
这段超越血缘的亲情,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尊敬,也感动着一个叫甘春武的人。不久后,张群英带着老人和女儿,一家人住到了甘春武的小房子里。在这个贫寒的家里,唯一的房间留给了老人住,小女儿睡在厨房里,这对新婚夫妇就在厕所旁边搭了张床睡觉。
肺气肿、肝囊肿等七、八种疾病长期困扰着老人。张群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细致地照顾着。老人长期便秘,必须在肛门处灌药水,张群英每天都为老人灌药,扶老人上厕所。老人手发抖不能自己吃饭,张群英就做好饭喂他。天气好时,掺扶着老人出门走走,晒晒太阳,天冷了,就早早地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棉衣、棉裤、护膝,帽子……徐荣隆每个月只有100多元的生活补助,为了给他治病,张群英经常向邻居借钱,然后卖了粮食再还上。
老人临走的前一个月,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张群英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老人洗脸、擦背、打扫卫生、给房间消毒。直到安顿好老人后,她才开始做其他事。张群英忙前忙后、无微不至的照顾,徐荣隆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常常在左邻右舍前感叹:“哪怕是亲闺女,也不过如此。”
“老年人身体不好,有时候脾气比较倔,但我从来没听张群英说过一句怨言。老人病重的时候,张群英其他活都不做了,天天在家照顾,老人连脏衣服都没穿过一件。”张群英的事迹让同村的刘永珍很感动。
如今,张群英搬了新家,老人的遗像也一直挂在新房子里。张群英说:“很多人都问我为啥对老人这么好,我想,前人是后人的榜样,我对他好,当我老了,我儿女也会这样对我。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温暖。”
新闻推荐
张彤率队调研景区旅游安全时强调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旅博会筹备工作
本报讯(黄阳记者吕志勇)9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率队前往峨眉山景区和乐山大佛景区,实地调研景区旅游安全和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市委副书记、峨眉山市委书记罗佳明,市...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