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交汇处的水上游船■本报记者张家华文/图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独特的水自然禀赋,悠久的水文化历史,是乐山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资源和宝贵财富。近年来,乐山市在迈向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逐渐重视水上旅游开发,力争让市民和游客真正体验到“人在水中娱”。
专家:优化资源配置打好“组合拳”
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陈兴中认为,水上旅游是世界旅游都市都具备的重要项目,且其包含很广,从海洋到江河,再到湖泊、湿地,这些都属于水上旅游的范畴;再者,人天生具有“亲水性”,发展水上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在陈兴中看来,乐山具有天赐的、特殊的水上资源,然而水上旅游开发却显薄弱。“水上旅游业是跨经济部门、跨产业、跨文化、跨区域的综合性产业,具有船岸互动、消费链长、特色项目附加值高等特点。”陈兴中表示,打造水上旅游,是乐山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事项。陈兴中说,水上旅游的开发,重点是挖掘其特色。以韩国济州岛来说,本身一个普通的海岛,如何发展成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原因是这里除了自然风光,还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以泰迪熊为主题的博物馆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对于乐山水上旅游发展,陈兴中建议,可集中在市中区、峨眉山市两个核心地带进行重点开发,各区县结合自身特色配合开发。其中,市中区围绕三江汇合、凤洲岛、明代老城墙、游轮为开发点,既具观赏价值,又具文化价值;峨眉山市则要突出不仅有山,还要有水,让山与水相得益彰;犍为要整合好桫椤湖、嘉阳小火车、罗城古镇,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金口河和峨边可以通过“打组合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大佛景区:利用好三江水完善水上旅游曾几何时,提到“江上夜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珠江夜游”、“黄埔夜游”,每当华灯初上,美丽的霓虹将城市渲染得璀璨斑斓,与亲朋好友们泛舟于江上,静赏城市夜景,可谓别有一番滋味。那么,大佛景区是否会开展“夜游大佛”的乘船项目?或是开展类似《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之类的大型水上节目?
对此,乐山大佛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声群表示,景区早已将这些提议纳入长期研讨的课题,然而,水上夜航的问题,需要在水流速以及水位改变以后才会做这种尝试。“在我们的岷江航电工程建成之后,水位会上升,水的流速会降慢,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就会把水上夜航的建设提上议程。”
至于水上大型演出,罗声群表示,水上娱乐项目在航运管理上是有具体规定的,并且水上项目可能会对大佛文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破坏,所以这需要经过论证后才会推进。罗声群说,今年旅博会期间,景区会打造一台“九天圣境”的观景项目,市民和游客届时可以参与观赏。
对于不少市民关心的凤洲岛开发问题,罗声群则表示,岛上有一个1000多人口的村,涉及到的搬迁问题比较多。其次,在大佛正对面的地方施工需要进行一个高规格的设计与建设,所以,对凤洲岛的旅游改造要非常谨慎。
部门:水利休闲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去年,《乐山市水利休闲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规划》)的出炉,为乐山水上旅游开发指明了方向。
《规划》明确,在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主干河流构成了乐山水系的整体扇状骨架,另有马边河、官料河、峨眉河、沐溪河等几条较大的河流汇入三江,形成了乐山水系的基本网络,通过此网络众多中小河流、湖泊(水库)能够相互串联,形成关联性较强的水域整体,凸显出乐山“水公园”的雏形。
《规划》提出,在建设全域化山水休闲目的地的总目标过程中,要把水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融入发展过程中,将乐山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化中华水文化展示园。同时,重新构建乐山旅游山水空间,形成“以水为基础,山为支撑,禅意为文化,闲适为氛围”的乐山休闲旅游特色。形成以江、河、湖、库、渠为主框架,以城、郊、乡构成面、线、点相结合的水利风景区布局。通过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助推旅游业发展实现观光游到休闲游的转型升级,促进国际旅游目的地早日建成。
新闻推荐
受委托,我公司定于2015年9月16日下午2时在乐山市市中区白燕路319号5幢2楼拍卖厅采用网络与现场竞价同步进行的方式公开拍卖:位于峨眉山市绥山镇景秀路5-3-301、5-3-601、5-3-701、5-3-702住宅...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