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何
近年来,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建设文明卫生新农村,乐山市的村级组织结合本地的实际,陆续制定了村规民约。这是乐山市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果。
但是,笔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地方村规民约的遵守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私自焚烧秸秆、乱倒垃圾、乱排废水、邻里不和、搞封建迷信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由此可见,村规民约制定后,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村民自觉守约。
在这个问题上,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红山村和五通桥区金山镇石燕子村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
据本报相关报道,红山村在制定村规民约后,村组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遇到不识字的,就一字一句地念给对方听,让每户村民签字、盖手印,并做出承诺,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如有违反,自愿接受相关处理。这种源自自我认同的“约定”,为后期执行提供了较强的约束力。
而石燕子村在制定村规民约后,从今年起在全村开展“示范之星”评选,包括守法之星、诚信之星、孝顺之星、希望之星、党员之星、服务之星和见义勇为之星,并且规定有详细的评选标准。同时,设置“曝光台”,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这一好一坏的“红黑榜”每季度发布一次,向村民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一种是加强自我约束,一种是加强舆论引导,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
当然,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首先要保证村规民约条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为村民守约创造相应的条件。比如:修建垃圾池,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秸秆寻找理想的出路;及时发现、有效调解民间纠纷;积极向村民普及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兴鑫新常态下新作为。乐山市狠抓稳增长多项措施,全力以赴促进转型升级,全市经济呈现出平稳发展的积极态势。为了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和支撑引领作用...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