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永利川厂民族化工遗址本报讯(记者宋亚娟文/图)“万亩荷田文贤聚,深情厚意花间叙。诗词歌赋飞落处,婀娜娉婷漫天际。”7月5日,犍为县寿保乡邓坝村荷花种植基地,来自五通桥区、峨眉山市两地的文友欢聚一堂,在品赏荷塘夏景的同时,畅聊两地文学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采风联谊活动由五通桥《小西湖》杂志发起,特别邀请《峨眉河》杂志的编采人员和作者参加。通过荷塘采风、深入民族化工遗址、参观烈士纪念馆和根书艺术馆等活动,加深友谊,感受浓厚的人文风景和地域特色。在参观完犍为寿保邓坝村荷花种植基地后,采风团一行来到五通桥的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在天津塘沽永利碱厂当年为躲避日军轰炸内迁五通桥的民族化工遗址上,记载着这段珍贵历史的永利川厂陈列馆、地下隧道、办公厂房,一一进入大家的视线。由于保存完好,“新塘沽”的一花一草,一叶一屋似乎还和当年一样,勾起了人们对抗战岁月中国化工人为了民族工业呕心沥血的回忆。“这是一次特别的采风活动,让我对五通桥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峨眉老作家胡祥榜不无感触地说。作为此次采风活动的东道主,《小西湖》杂志主编熊华英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选择在这个节点重新走进当年抗战时期的民族化工遗址,有着特殊的意义,文学人应该以满腔的赤子之心,用笔抒写曾经在故园发生过的恢宏一幕。
走过民族化工遗址,采风团陆续走进位于菩提山上的丁佑君烈士纪念馆和根书艺术馆,瞻仰烈士遗风,感受诞生于小西湖的艺术瑰宝。“这是一次充满意义的旅程。”峨眉山市作协副主席、《峨眉河》杂志副总编彭建群在活动结束时感动地说,和《小西湖》杂志携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本土文学杂志,既要立足本土,又要不断“走出去”,只有通过采风等平台,才能大大促进文学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相互的交融和协作,为乐山文学的发展共同出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旭)“暴雨什么时候能停?”“之后的天气如何?”“进入三伏了,温度会不会很高?”……连日来,天气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昨(14)日,记者带着市民关注的问题走访了市气象局。7月13日、14日,市...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