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白龙北路宽敞整洁■本报记者 张清 文/图
乐山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法治化。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城乡环境治理水平,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乐山市各县(市、区)各有举措,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日前,记者走进峨眉山市,了解该市在提升旅游城市环境秩序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切实感受到旅游城市的变化。
整体置换三轮车成城市名片
人力客运三轮车作为峨眉城公共交通和旅游的补充,是城市对外的一扇窗口。为提升其形象,今年初,峨眉山市对城内的1000多台人力客运三轮车进行整体置换。在原有的1388台车中,有156辆经政府买断经营权退出市场,剩下的1232台车由三轮车经营者自己出资、政府作部分补贴全部更换成了新车。
7月15日,记者在峨眉城区一些街道看到,新置换后的三轮车主色为金黄色,绿色的顶棚,车身左右两侧及背面是峨眉山市相关景区图片展示,车身背面还印有峨眉灵猴图案标志及“因为这座山,爱上这座城,峨眉好自在”的宣传标语,独具特色的新三轮车像一张张名片,穿梭于大街小巷。
“统一更新换代后,车子更漂亮了,我们非常满意。”峨眉山市客运三轮车主张明云说:“三轮车上的图案都是峨眉山风景和猴子等,外地人觉得这是峨眉的特色,还专门来坐我们的三轮车,相当可以。”而在外地游客李欣欣看来,不仅是这三轮车有特色和亮点,她亲自体验后觉得三轮车师傅对顾客和气,收费也合理。
“针对人力客运三轮车群体大、体量多的特点,峨眉山市还将进一步规范车辆运营,打好这张城市特色名片。”峨眉山市城管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胡卉介绍,“我们即将成立人力三轮车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对现有的人力三轮车进行更加规范的、人性化的管理。”
拆除改造街道路面换新颜
白龙北路位于峨眉城中心的繁华地带,这里曾经是峨眉山市的“再就业一条街”,街中心是一排搭着简易棚的经营摊位,摆满了小商品、水果等,涉及154个摊位。这些摊位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年久及相应的设施问题,存在于街心的摊点有较大的安全及火灾隐患,影响街道的交通通行和环境卫生。
经过前期摸底调查、动员说服等大量工作,今年3月9日,峨眉山市城管局组织对白龙北路街道中心“再就业一条街”的摊位进行了全面拆除,随后对该街道进行了路面改造。7月15日,记者来到改造后的白龙北路,只见这里街面宽敞明亮,整洁的柏油路面,郁郁葱葱的行道树,行人、车辆畅通无阻,让人心情舒畅。
“拆了好啊,现在的环境变化很大。”居住在附近的王维中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摊位摆在街中心,大家来往都不方便,环境卫生也差。改造后的街道,交通方便了,居民有了好的生活环境,也给游客带来了好印象。
记者从峨眉山市城管局了解到,从今年年初开始,峨眉山市围绕第二届旅博会,再次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高潮,拆除违章建筑及乱搭乱建户外广告牌的力度也加大了。7月15日上午,记者在乐雅高速符溪出口处看到,峨眉山市城管局执法人员正组织工人,对路边几个私搭乱建的大型户外广告牌进行拆除。今年以来,峨眉山市城管局已经强制拆除无审批手续、违章搭建的大型户外广告180多个,面积达13300平方米,有力提升了市容环境。
新闻推荐
村民清理河道垃圾村里建起了观光台■刘海文/图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小桥,村舍,绿树,闲禽。清澈的长滩河,从一个名为“红山”的村落中缓缓穿过。蓝天白云下,潺潺流水呼应着沿途的乡音,诉说着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