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金波
连续5次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2次被评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在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中荣获先进市称号……一次次的荣誉,彰显着峨眉山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双拥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与追求。面对成绩与荣誉,峨眉山市军民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以更加谦卑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开创着双拥工作新局面。
心系国防为驻军排忧解难
对于现年70多岁的“老革命”伍仕扬来说,现在的生活状态让他感到很满足。茶余饭后,打打门球、练练太极,生活过得充实而惬意。
这样的状态,其实是与他生活在一起的30多位军休干部们的共同感受。清静的环境、优美的绿化、齐备的设施,更关键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人文关怀,让这些曾经保家卫国、流血流汗的“老革命”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这个大家庭,就是让他们充满感情的峨眉山市军队干休所。
“原来的军干所居于峨眉山市区,不仅地方小,设施还不全。”峨眉山市军队干休所所长盖俊芳告诉记者,为此,峨眉山市政府特地在寸土寸金的胜利镇,为他们划拨10亩土地用于新建干休所。2013年4月竣工后,他们得以喜迁新居。
讲政治、讲大局,抓落实,峨眉山市历来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正是始终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峨眉山市心系国防、服务国防,狠抓落实。该市不仅注重从提高思想认识着眼,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双拥工作氛围,而且主动服务上门,为驻地部队排忧解难。近年来,该市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双拥工作现场办公会形式,为部队解决正规化建设经费200多万元,使各部队营区面貌焕然一新,有力地支持了部队正规化建设。其中,在驻峨部队输油管线改造建设中,该市多次召开协调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保证了国防工程的顺利施工。针对某部队反映专用公路沿线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该市双拥办组织九里、乐都2个乡镇组成整治领导小组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军用公路的畅通安全。
“此外,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市领导都要带队到驻地部队慰问子弟兵,给大家赠送电视机、电脑等慰问品,并深入到官兵中去,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峨眉山市民政局副局长阎玉刚表示,4年来,该市共发放慰问现金、物品共计60万余元。
优抚安置狠抓落实暖人心
峨眉山全市有各类优抚对象20128人,其中享受定补和优待金的重点对象4447人。做好这类群体的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在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中,为广大优抚对象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献上一片赤诚的爱心,已然变成峨眉山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自觉行动。
2010年以来,该市先后出台《建立峨眉山市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峨眉山市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办法》、《峨眉山市退伍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认真加以落实。
“市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拨出专款530万元,优先满足优抚事业经费的需要,提高优抚对象的定抚和定补。”阎玉刚介绍,目前,峨眉山全市“三属”定优每月平均975元∕人;在乡复员军人定补面达100%,每月平均658元∕人。其中对于农村优抚对象,该市特别建立市财政预算列支的农村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4年支付100万余元,确保了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同时,该市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工作,4年救助优抚对象800余人,救助金额100万余元,并对住院实行“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了优抚对象“住院难、报销难、救助难、补助难”问题。重点解决困难优抚对象生活问题,对全市生活困难的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实行应保尽保,解决其生活难问题。
在退伍士兵安置方面,阎玉刚介绍,他们探索改革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途径,积极加大财政投入,实现货币化安置达到90%以上。由于措施得当,2009年以来,峨眉山全市实现岗位就业安置155人,自谋职业安置483人,该市财政支付补偿金1569万余元。
拥政爱民支援地方办实事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正是在这种鱼水情谊中,峨眉山市驻军不忘人民的拥军情意,大力开展“热爱峨眉、美化峨眉、建设第二故乡”的军民共建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在体制机制方面,驻军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专门制定下发《峨眉驻军拥政爱民若干规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驻军联席会议,把拥政爱民工作列入同级党委(支部)的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讲评,使拥政爱民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驻军坚持治安巡逻,预备役官兵和民兵成立治安联防应急分队,加强对峨眉山全市各个镇乡街道社区的治安防范,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成为了维护地方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担当,迎难而上。4年来,驻峨部队和预备役官兵、民兵参加抗洪、抗震抢险10000余人次,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驻峨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公益、扶贫帮困事业。4年来,先后义务为地方群众防病治病8200人次,为优抚对象和地方群众减免医疗费20万元;为山区小学送去桌椅、篮球架等文体器材价值数万元,等等。
“随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的深入开展,军政互相支持,军民互办实事。”阎玉刚表示,由此形成军警民互相支援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和鱼水情深的命运共同体。
新闻推荐
投资者前来咨询本报讯(记者倪珉文/图)自5月18日西部唯一的不锈钢专业市场——中国西部不锈钢市场在沙湾区正式开业营运后,这个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乐山市唯一省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