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法委正厅级巡视员、省综治办副主任崔均一行深入峨眉山市社区、乡镇调研指导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网格员上门为居民服务
梁涛美 文/图
一座峨眉山成全了这里的钟灵毓秀。一群政法人造就了这里的政通人和。421名网格员助力着这里的平安和谐。
这里作为乐山旅游的龙头,四川旅游的旗舰,自古安定和谐,2013年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的称号。
去年首届旅博会的举办、高铁的开通,近日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的华美亮相,让这座位于四川西南的小城美名远扬。这里,是峨眉山市。
它愈发熠熠夺目,也对服务、管理、治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峨眉山市围绕网格“三问”,开展“平安网格”建设工作,通过“人在格上、事在网中”,以众多个小“网格”的平安,实现大峨眉的平安。
一问
网格管理支撑在哪?信息化管理 全域覆盖
“我们这的井盖不知咋坏了,晚上好危险。”“没问题,我马上录入,通过社区、镇上请求解决。”问话的是胜利镇钟鼓社区居民李大爷,回话的是社区网格员冯莉。冯莉所说的“录入”是将这条自己无法解决的信息,存到手机上的终端系统,她介绍,这条信息还将显示在社区、镇里的网络平台上,监督自己按时完成。这是峨眉山市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市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又一重要实践。
峨眉山市将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导入基础数据库,实现数字化管理信息,建立起动态更新、互通共享、功能齐全的基础数据库,后期服务管理中可通过数据库,直接对人口、房屋、重点场所等进行查询。
去年3月,峨眉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以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对以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方向,并提出同年5月底前实现全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成熟运行,10月底前实现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而今,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峨眉已实现“全域覆盖、规范运行”,市、镇、社区(村)通过电脑网络平台,网格员采用手机终端,把政府的服务管理与群众的需求,通过网格化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全市26个市级部门、18个镇乡、19个社区和176个社区网格已接入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发生的各类问题和事件均能在市、镇乡、社区、网格四级及时受理、有效处置和快速反馈。
今年1至4月,全市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处理各类事件3039件,办结率85.64%。
二问
网格工作如何运行?一格一员 四级联动
薛长云是中兴社区的第三网格员,对他来说,做好自己网格中的事情,不只是一份工作。“我负责的网格里300多户住户,他们有啥事都找我帮忙,我觉得很有意义。”薛长云所在的中兴社区,按100-400户为一个网格的原则,划分成4个网格,社区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驻地单位全部都纳入了网格中,每个网格都配有一名网格员,实现了全面覆盖。
中兴社区这种“一格一员”的划分是峨眉山市网格划分的一个代表。在划分中,峨眉的所有社区会综合考虑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多种类型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因素,确保网格容量适中、大小平衡、界限明晰、方便管理。农村原则以行政村或较大规模的居民集中点为一个网格,场镇所在地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社区的办法划分。人员配备上,社区按照专人专职和就地就近的原则,首先整合现有社区(村)工作人员担任网格服务管理员,不足部分在居民小组长中挑选,行政村或居民集中点的网格服务管理员一般由村支书或村主任兼任,现峨眉市域内共划分了441个网格,每个网格内设一名网格员对居民展开服务。
网格工作具体运行上,峨眉山市构建起了“网格员、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镇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四级联动工作平台。
全市网格化管理监管中心设在峨眉山市政务服务中心。监管中心里,数个方块组合在一个大屏幕里,显示了辖区各个点位情况,其中一个屏幕上,不断滚动着网格员录入的居民需求。工作人员说:“这些滚动的信息不仅在市上可以看到,镇乡、社区(村)两级平台也会显示,目的是起到监督事务完成进度。”
对每个服务事项的流程时限和标准,峨眉在市、镇乡、社区(村)网格之间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事项闭合运行机制,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对能在本级处理的网格事项,由本级处理登记备案,需要上报部门处理的问题,各级网格负责人视情况通过社区(村)、镇乡和市的工作平台上报,由上级管理中心分流,确定相关部门或单位及时进行处置,合理调配人员,值守PC终端机,在规定的时限内响应和办理网格事项,同时,建立联席调度、分流督办、限时办结、结果反馈四项制度和网格事件快速处理通道,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工作相互衔接、高速运行。
三问
网格工作怎样服务于民?一人变身“六大员”
网格员是直接面对群众的一个群体,他们会遇到不少繁琐的事务和难解的问题,所以他们经常会一人变身“六大员”:民情信息收集员、居民事务代办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特殊人群帮教员、治安巡逻防控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变身”时,他们的“性格”也在改变着。时而“凶悍”,时而柔情,时而“急躁”,时而耐心。
去年4月的一个晚上,文昌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李晓和社区巡逻员张秀军例行巡逻时,看见一年轻男子正在一家小五金门市前撬门。
“你在干什么?”李晓大吼一声。男子见状撒腿就跑。“别跑,站住!”李晓和张秀军追了上去,并抓住了该男子,移交给派出所处理。男子被民警铐上手铐的时候叹了一口气:“我咋遇到这么凶的女人。”
家住径山社区下街的丁奶奶,今年85岁,腿脚不便且多病,独居在破旧的瓦房里。丁奶奶有两儿一女,但都因生病、下岗或离婚而自顾不暇。社区网格员汪晓玲便经常来到丁奶奶家,为老人办理低保、医保等手续,还为老人打扫卫生,丁奶奶逢人就夸:“网格员比亲人还温柔有情。”
大约一年前,高桥镇中兴社区居民赖海燕在家发生意外,该社区第二网格员黄春梅发现后,及时拨打了120,并通知邻居帮助。由于黄春梅的“急”,争取了抢救时间,赖海燕得到成功救治。
王晓容是符溪镇径山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她服务的辖区外来人口较多,在入户调查时,王晓容时常遭到拒绝。“走,哪来的,不认识”“又不是公安局的,凭啥把信息告诉你”……王晓容记不清有多少次,被多少户人家拒之门外。但她不放弃,又是多少次的上门拜访,多少次的耐心解释,终获取了居民信任。
……
他们只是峨眉山市众多网格员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名字、电话、工作内容被公示在了各自辖区人口密集处,他们的身影无论上下班、节假日,每天都穿梭在辖区里,为群众提供着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便捷高效服务。
尽管如此,网格员的业务水平、思想素质仍有些参差不齐。为整体提高网格员素质,峨眉山市积极开展对部门、乡镇、社区、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坚持月培训制度,多级培训、多次培训、多形式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一年以来,网格监管中心组织部门、乡镇、社区专干和网格员进行了13次规模培训、1次全市网格员工作交流会、3次省内外出学习,到社区进行单独培训20余次,培训人次共计1400余人次。乡镇、社区对网格员也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层级培训。同时,在平常注重运用网格工作QQ群平台,对网格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和交流引导,网格员迅速适应“网格化”的基层服务和社会治理工作。
此外,为让网格服务群众的面更广,峨眉山市通过整合卫生、文体、家政、商贸等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评估服务质效,从而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增强网格事项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为让网格服务做得更好,市委办、市政府办制定《峨眉山市社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各级职责,实行量化考核。将网格服务管理员日常工作,部门服务管理事项办理等考核与人员聘用,资金拨付,干部任用评价挂钩,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网格员和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转岗辞退或者解聘,从而充分调动网格服务各层级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平安,永远是百姓最深的企盼。为着这个企盼,峨眉网格工作者们孜孜以求。
截至目前,421个网格向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上报各类信息共13144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24起,消除治安隐患536起,民生服务6213起,有力促进了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推动了“平安峨眉”的建设。
新闻推荐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成四川省增幅最大民告官案件类型几名村民怀疑安置房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向峨眉山市住建局申请公开工程信息。因超过法律规定期限未作任何答复,住建局被法院认定为违法。在省高院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