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将鲜笋装筐准备外销■高诗佩 文/图
5月13日,艳阳高照,峨眉山市川主乡东岳村的村民们背着背篓从“竹海”里出来,沉甸甸的背篓里冒出鲜嫩的苦笋。
苦笋临时收购点,一筐筐的苦笋码放得整整齐齐,陆续有村民把刚挖出的鲜笋背过来,上秤算钱,码紧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一上午挖了两百多斤,得了500元左右。我家有5-6亩苦笋,去年卖了2万元。”46岁的敖宪均乐呵呵地盘算起来,“今年村里合作社收的价格比去年高。”
村民们将装好的苦笋抬上货车。“我在12点之前要把收来的苦笋装车拉走,一天运出一万来斤。来这里贩苦笋十几年了,客户都说这里的苦笋好,所以销路不愁。”苦笋老板董云量信心满满。其实,今年他来东岳村收购苦笋还得“抢”,往年村民都把新鲜苦笋往他这里背,可自从今年4月东岳村挂牌成立了峨眉山川主东岳有机苦笋专业合作社,当地村民们的苦笋就愈发俏了,价格翻了一倍。当地合作社优价收购村民们的苦笋,统一分拣包装,外销成都、上海、北京等地,真正让东岳村的苦笋走出去,卖上价。如今,已有176名会员加入,村民们眼瞧着心盼着东岳村的苦笋产业能够提档升级,都纷纷优先将苦笋卖给合作社。
“我们都是上门服务,村民们觉得方便,合作社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新鲜苦笋,保证了苦笋的价格与品质,合作双赢。”东岳村支书兼主任,同时还是合作社理事长的胡志容介绍道。
东岳村春有名茶、苦笋,夏有脆红李,四季兼顾药材种植、林木培育,这里的产业已然成长出一派欣欣向荣。而作为农业支撑产业之一的东岳苦笋,更是率先带领村民致富的“村中宝”。家住东岳村三组的何庆华,就是苦笋致富的受益人之一。他今年50岁,和老伴打理着30多亩土地,“苦笋种最多,有28亩,茶叶、苦笋、脆红李、药材都种得有,我和老伴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何庆华自豪地说,“村里农户苦笋多的,一年光是卖苦笋的收入就要过10万元。”
在东岳村,苦笋给村民带来的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如今该村的苦笋正在申报全国AA级绿色农业产品,发展势头良好。而随着东岳村建设美丽新村步伐的推进,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立体生态经济,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前景光明。
一箱箱鲜笋外销各地,不仅承载着东岳村村民共同致富的殷切希望,而且满溢着村民们成就美丽新村之梦的甜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友燕)近期,峨眉山市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重2000千克的谷氨酸,经乐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评定合格后,首次签发了“出口直放”的无纸化通关单,由上海顺利通关出口到美国。此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