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正在为社区居民检查身体■本报记者 邓秀英 文/图
近日,市中区通江街道办事处王河社区二组爱儿家幼儿园旁十分热闹,该区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免费为老年人检查身体。趁着来量血压的王河社区二组居民王树琼婆婆休息之际,记者和她攀谈起来。
(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
“我2011年就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还要到医院进行免费体检,平时社区医生下来义诊我也会来。”王树琼告诉记者,现在党和国家的医疗政策越来越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社区医生还经常上门服务。
“就是嘛,你看我都77岁了,又有心脏病和高压血,多亏了社区医生经常来指导我用药,告诉我注意事项,不然我的精神哪有这么好嘛。”正在一旁测血糖的李德召老人听见有人夸社区医生好,忍不住接过话头和记者聊了起来。原来,李德召4年前从峨眉山市搬到王河社区居住,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健康档案,尽管两个儿子都很孝顺,但老人平时更愿意和医生交流自己的身体状况。李德召说:“毕竟医生的建议更专业,现在日子这么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健康最重要。”
“婆婆,你的血压是有点高哦,平时要多注意锻炼,饮食也要合理安排,5月份再到医院来全面体检一次。”十几分钟后,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潘建英再次给王树琼量了血压,随后点开桌上的电脑,登录市中区卫生信息区域平台,调出王树琼的健康档案,对本次体检情况进行了记录。
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居民健康档案包含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每次体检情况、服药记录等信息,居民的基本健康情况一目了然。潘建英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2313份,建档率达到98.7%。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星期都会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已建档的病人进行随访,提醒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对管理的糖尿病、高压血病人做到每季度至少见面一次,帮助他们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全中心现有48名医技人员,服务范围包括5个社区、42850人,平均每名医务人员要管理60多名慢性病病人,工作量可想而知。”潘建英告诉记者,每次下社区之前,他们都会亲自给自己管理的病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体检的时间和地点,叮嘱他们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来检查身体,“家家都有老人家,只有他们的身体好了,大家的日子才能过得开心。”潘建英如是说。
新闻推荐
公司负责人与当地镇村干部查看黄花梨生长情况本报讯(记者代世和文/图)近日,记者在五通桥区蔡金镇采访时见到了一种珍贵的植物。“这是海南黄花梨,是一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峨眉山市易和林业科...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