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梅接受旅客咨询■本报记者 付小惠 文/图
这个春节,在乐山,你是否留意到活跃在景区及高铁站的一个个红色身影?他们穿行在人群中,用灿烂的笑容为每一位出行的游客和市民提供服务。他们是无私奉献的“小海棠”青年志愿者,是乐山旅游的青春代言人。
穿着志愿服,戴着小红帽,他们是志愿服务的“小海棠”。在景区、在车站,当人们需要帮助时,“小海棠”们会第一时间出现,这其中有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正值春节,他们放弃与亲人朋友更多的团聚,在志愿者服务点上快乐地忙碌着。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赵梦是其中一位“小海棠”,她是市中区“小海棠”春节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今年春节,她的服务点在高铁乐山站。“这是高铁开通后第一个春节黄金周,客流量很大,我们的任务也很重。”赵梦告诉记者。
志愿工作的每一天都很忙,作为队长,赵梦既要协调好18名队员的分工,又要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赵梦的腰包里准备着为旅客应急的咽喉糖、创口贴、消毒棒,她笑称“因为不停解答游客疑问,咽喉糖大多被自己消耗了。”不仅仅是咨询讲解,在高铁乐山站,从查对车票、行李托运、地下通道维持秩序到进出站台检票,全程都有志愿者们的温馨服务。
一位80多岁的老人独自坐高铁,从成都探亲回乐山。由于担心她在人群中摔倒受伤,地勤人员将情况告诉赵梦,赵梦马上组织两名志愿者,把老人从站台上“护送”到出站口她的亲人身边。一位绵阳来的旅客,出站后不慎和孩子走散,赵梦和队员们一边帮她看好行李,一边带她四处寻找孩子。20分钟后,大家终于把孩子带回母亲身边。(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来陌生的地方旅游,遇到困难时非常需要别人帮助。”外出旅游的经历让赵梦对志愿工作有着切身的体会,她说,“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每一位游客到乐山都有家的感觉。”
“穿上志愿服,我知道我们也代表着峨眉山市的形象。我们给游客带去温暖,一个满足的眼神,一句真挚的‘谢谢\’,足够让我感到幸福。因此,我们累并快乐着。”峨眉山市的大学生志愿者吕雪梅在服务日记上这样写道。吕雪梅是西华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和赵梦一样,她也连续两个春节在家乡做志愿服务。
“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家乡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志愿服务既能帮到别人,又能让自己的假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吕雪梅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春节黄金周,乐山旅游景区全线“飘红”。热闹的春节旅游季背后,是全市102名青年志愿者坚守在25个“青年文明志愿服务岗”,为来乐游客和市民送上温馨服务。7天时间里,“小海棠”们为83859人提供了志愿服务。
新闻推荐
唐坚在全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现场会上强调以只争朝夕昼夜兼程的精神全力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本报讯(记者罗学锋陈兴鑫付小惠)现场参观看典型,经验交流说举措,工作部署话推进。3月6日,全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现场会召开。市委书记唐坚主持会议并强调,要突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短板,敢于担当,以只...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