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斌 口述本报记者 郑旭 整理
我叫彭斌,在峨眉山市符溪镇政府大调解中心担任副主任兼司法所所长。我有一个外号叫“彭大将军”,同事们都说,无论多复杂的矛盾纠纷只要到我手里总会得到化解。其实,我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只是一直以真心对待群众,把他们的事当作我自己的事。我也常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事们分享。我认为:只要你真心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是非曲直自然一目了然。
调解工作,不论大小矛盾纠纷,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3年来,司法所经我调解成功的案件有200多起,化解群体性事件18起。
记得在2013年1月的一天,我们接到消息,在创力仓储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工地有农民工准备跳楼,围观群众数百人。我受理登记后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农民工李众正躺在厂房办公楼7楼未拆卸的围栏上,情况十分危急。为摸清事情原委,我到顶楼和李众见面。经过现场了解得知,李众来自威远,是包工头,在工程方拖欠约6万元工资和手下的农民工不断讨要工资的双重压力下,他选择了这种极端的发泄方式。我一直呆在楼顶,一方面安抚李众,一方面打电话给工地负责人商讨解决方案。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协商,工地负责人保证让会计将拖欠的工资结算清楚,由符溪镇大调解中心牵头,在镇司法所履行相关手续,将拖欠款付清。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日下午,双方在符溪司法所签订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20多名农民工拿到工资,准备回乡过年。临走时,李众握住我的手,感激地说:“彭主任,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你让我们农民工在异乡感到了温暖。”我嘱咐他,以后要依法解决诉求,不能再以这种极端方式来处理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找政府,政府永远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是司法所的重点工作。无论多忙,我每个月都会对符溪镇在矫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还不定期对在矫人员进行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用真情温暖他们的心。符溪镇天宫村村民田某某,因故意伤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他犯罪后有强烈的负罪感,陷入深深悔恨中难以自拔。作为社区矫正负责人,我在走访过程中,努力营造自由轻松气氛,本着尊重、关心的工作理念,劝说其振奋精神,放下思想包袱,勇敢面对现实。同时,积极对其家庭成员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能更多地理解、接纳、关心田某某。通过多次促膝长谈,田某某很快与我建立了信任关系,渐渐地,他不再沉默、自责,而是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现在,田某某买了小货车在全市各镇各村帮助其女婿收售鸡蛋,通过自食其力获得更多收入。
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来,我明白“心系群众、为民司法”不是装点法治门面的宣传口号,而是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响应,用热血和汗水去实践。在“六五”普法中,我带头学法、普法,深入符溪镇16个村(社区)讲课,带动群众共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点评:
彭斌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义无反顾保一方平安,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履行着他对党和人民群众许下的铮铮誓言。
新闻推荐
■黄卓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市委坚持“抓党建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制必须抓责任人,抓责任人必须抓第一责任人”,以鲜明态度和务实举措,扎实抓好乡镇党委书记党建述职活动。在近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