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线》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中心隆重上演
(乐山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断层线》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中心隆重上演
(乐山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版权交易博览会上,非遗项目宋笔受青睐。版权交易博览会上,非遗项目宋笔受青睐。
《沫若少年》剧照(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供图)《沫若少年》剧照(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供图)
今年9月,“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项目迎来中期督查。今年9月,“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项目迎来中期督查。
版权交易博览会上,夹江年画深受外国友人青睐。版权交易博览会上,夹江年画深受外国友人青睐。
■本报记者 曾文 文/图
2014年,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等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着眼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从未停息。
公共服务惠民乐民
今年3月,乐山市正式启动“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工作。紧扣乐山市“项目落地年”工作主题,围绕“四大平台”,实现“五个直通”,做好“四项工作”,层层构建以“文瀚”实现“直通”的无障碍梯级公共文化服务系统。
围绕嘉州歌台飞莺,乐山市积极打造乐山广场、沫若广场等特色文化广场,发展青衣江合唱艺术团、夹江秧歌队、沐川草龙队、沙湾魏氏家庭演出队等城乡、社区特色群众文艺团体阵地。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乐山市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为基层一线送去一大批精彩纷呈的文化节目;2月13日-14日“迎新春·欢天喜地闹元宵”游园猜灯谜活动在乐山广场举行,现场参与活动市民达到上万人次。此外,以“百姓舞台专场秀”、“超越自我·放飞梦想”、“乐艺大舞台”等为主题的系列文化节目也在各大节日中陆续演出。
围绕嘉州画派传承,乐山市先后举办“三江寻源”当代中国美术展、职工摄影书画作品展、青年书画家作品展、郭劲松“画说乐山”波普艺术展等系列展览,内容涵盖乐山城市变迁、旅游发展、经济建设、人文风光,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展。
围绕嘉州讲堂承韵,市文化馆、图书馆积极开设特色讲堂。《百姓讲坛》先后走进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市中区共和社区等,把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带到各地。“三江讲坛”先后走进沐川等地,把健康保健知识送进千家万户。4月23日,市图书馆获市级“‘三江讲坛\’社科普及基地”授牌。
围绕嘉州古艺萌春,除了在市文化馆设置非遗展厅,乐山市还在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井研县、沐川县等重点县(市、区)重点乡镇文化站设置非遗传习室(所)。市中区宋笔、峨眉武术、夹江年画、沐川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并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等展演中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9月2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来到乐山市,对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项目进行中期督查后,对乐山市创建工作寄予了充分肯定。
舞台艺术且歌且行
近年来,乐山市在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撤销了乐山市歌舞剧团、乐山市川剧团、乐山市京剧团、乐山市杂技团,成立了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乐山文广演艺有限公司,乐山市国有文艺院团阶段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乐山文广演艺有限公司被文化部通报表彰为“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乐山市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得到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今年2月20日至3月5日,作为代表2014加中文化年“中国文化月”的剧目之一,乐山现代舞剧《断层线》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中心Cinquièmesalle剧院连续演出8场,为蒙特利尔观众带去全新的视听感受。被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司的领导誉为“开创中国与海外艺术机构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成为外向型演艺产品走向国际的里程碑”。
转企改制后的歌舞剧团打破传统发展的瓶颈,在艺术创作上有了更加自主的空间。“通过主流渠道,占据主流平台,面向主流受众,争取主流媒体,实施商业运作”为内容的“四主一商”合作模式,使《断层线》成为中国舞台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成功典范。
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乐山市大型励志音乐剧《沫若少年》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成功演出,拉开了该剧全国巡演的序幕。这部以郭沫若青少年时期在家乡沙湾、乐山生活和学习为题材的大型励志音乐剧,自2012年11月在乐山大佛剧院首演以来,深受各地观众喜爱。不仅在弘扬沫若精神与沫若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提升了乐山歌舞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今年8月,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艺术研究院率队60余人参加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经过激烈角逐,乐山市《擂鼓战金山》斩获大赛A组一等奖,《马房放奎》、《穆桂英挂帅—捧印出征》分别获A组二等奖,《扈家庄》、《盗御马》、《智取威虎山—发动群众》分别获A组三等奖,获奖等次和数量均名列全省前三位,取得了近几年来突破性的最好成绩。
“前几年的川剧是丢了自信的,自从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全院上下都很高兴。我相信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凝聚人心,提高戏剧人的自信。”院长黄伟深有感触:“我们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在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将乘着改革的春风,把川剧发扬好,传承好,并与其他院团强强联手,互相推动,共同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为文化惠民做更多实事。”
文化产业百花齐放
今年7月,市文广新局启动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活动,积极培育壮大乐山市文化产业市场主体,鼓励扶持优秀文化企业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创新带动作用。
最终,(嘉州长卷)四川展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华夏蜜蜂博物馆)乐山锡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乐山市天工开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根石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峨眉院子)峨眉山蓝光文化旅游置业有限公司、峨眉山市象城大剧院、雅艺书画纸业有限公司、沐川篁木神品工艺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得“乐山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市文广新局将根据国家和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对示范基地在政策、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并从市级示范基地中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对促进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品牌予以表彰。这对推动全市文化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使国有文化资产得到充分整合和科学管理,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乐山市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经营平台,于2013年正式成立乐山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乐山文投公司通过注入市文广新系统国有资产,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政府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投资文旅产品开发、文旅产业创意设计、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演艺活动、艺术教育辅导培训、艺术品交易,不断做大做强。
传统文化重现“青春”
作为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是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最好见证,文化遗产保护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年,乐山市“非遗”保护申报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1月,市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五大类共计9项,分别是“打鼓草”山歌、竹麻号子、峨眉山雪魔芋、龙头拐杖、乐山李菜刀、烧灯花疗法、苗族婚俗、小凉山苗族花山节、成人礼非遗项目。
同时,市文广新局指导各县(市、区)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所”,协调推进峨眉山大庙飞来殿维修工程,并完成郭沫若故居维修工程前期立项。完成“四川省民间艺术之乡”和省级第二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第一批非遗传习基地的推荐申报工作。夹江县状元纸厂被评为四川省竹纸制作技艺生产保护示范基地,峨眉武术发展中心被评为四川省峨眉武术传习基地。
“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点燃了我们传承文化的激情。我相信,通过政府扶持和自我创新,能让这项传统工艺得到更好发展。”在9月17日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充满信心。
“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成果。除了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利用市场机制,繁荣文化市场,更要建立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顶层设计很重要,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正确引导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够真正服务大众。文艺院团的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改革,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改革创新,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从本质上去除传统体制束缚。我们相信,通过改革,乐山文化将凝聚更多发展活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晓明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兴鑫)省经信委日前公布的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名单(2014年度)中,乐山市24户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名单。据悉,入选企业将在今后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优先享受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