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心平
3000年文脉滋养古嘉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乐山旅游经济总量历年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首位城市成都。旅游业成为乐山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乐峨旅游线成为中国重要的“世界遗产旅游线”和四川最成熟的精品旅游线路。
全国旅游综合改革大幕开启,乐山进入四川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峨眉山市成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关于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业发展新跨越的决定》、《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规划》、《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规划七年行动计划》等相继出台或编制完成,“目的地”加速从图纸走向现实。
国际眼光、全域规划,高端切入、串珠成链——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乐山起跳国际视野的文旅大舞台,“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清晰,全域视阈的现代旅游业正在迈向新境界。
景城一体 “佛大城小”唯美破冰
十里水岸,泊长卷慵懒雍容的身。楼阁亭台,盛长卷华美华丽的心。片片绿地初长成,九曲回廊绕清幽。玲珑塔玲珑玉立,接纳俗世凡尘间的玲珑之心。
正是仲秋时节,金风送来阵阵爽意。傍晚,岷江的薄雾淡淡升起,长卷灯火次第点亮,七彩虹霓晕染出如梦似幻的银河九天。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是远近游人赏景悦心来了,是对岸城里的人们观景漫步来了。呼朋唤友,携妻带儿,散发市井的热闹甜美。
乐山城区岷江东岸,嘉州版“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嘉州长卷款款迎宾。传承千年古城文化精髓,嘉州长卷为世人呈现一幅上佳山水生态景观、特色明清风格建筑、深厚历史文化传承的洋洋大观,“吃、住、行、游、购、娱”贴心关照,闪亮乐山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
乐山大佛世界级景区,从长卷之滨雍容华美而来。隔岸万家灯火,新旧交相辉映,景区城区水乳相融。
“佛大城小”,外界曾赋予乐山旅游的“标签”,意指乐山大佛举世闻名,乐山城市却没有与之形成匹配,没有承接承载起“名佛”应有的大旅游氛围。乐山旅游为此曾饱受诟病。
嘉州古城墙的深红轻拥3000年不老的记忆,嘉州长卷与嘉定坊“双姝”璧合,延展大佛景区,注入全新内涵,呈现人文况味。古典与现代浑然交融,承载起景区与城市文化旅游的双重理想,“景城一体”由此唯美破冰。
城市的另一端,城市之肺绿心公园敞开怀抱。2012年6月1日建成开放的绿心公园慢行绿道,自开放之日就倍受青睐,痴迷着本地市民和远近游人。全长10公里、宽18米的绿心环线慢行绿道,建有自行车骑游道、人行步道、观光游览车道和休闲驿站,前瞻而充分地实现了“生态、人文”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此划定的5.4平方公里核心生态保护区,为嘉州绿心公园保护性开发提供坚实保障。
破冰之后的行进步稳蹄急,一个又一个项目落地有声。今年,全市共有旅游建设项目68个,计划完成投资77.74亿元、较去年高出86.3%。新项目的生成同样令人期待:去年西博会“知名品牌酒店入驻乐山暨优势产业投资恳谈会”上,喜来登、温德姆、悦榕庄、洲际、铂尔曼、万豪等11个高星级酒店集中签约乐山,签约金额103亿元;今年4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中,乐山共签下包括北京万达集团(乐山)万达文旅产业、北京锦辰(乐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内的6个旅游项目,协议总金额271.4亿元。中信国安国际旅游度假示范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和高端资本落地,势将撬动乐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空间。
山城一体 名山名城两相欢
2013年10月,峨眉山市获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批2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
2014,峨眉山市与中信国安的合作进入“升级版”。继100亿元投资2013年10月签约峨眉文旅,8个月后的2014年6月,中信国安追加200亿元再投峨眉。
抢滩峨眉山城一体项目,5至10年间,中信国安将携手峨眉山市打造“峨眉国际旅游山城项目”,寻求空间、产品、产业的突破与整合,开启乐山文旅产业全新形态。目前,完成投资已超过10亿元。(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不独中信国安。全域旅游的新视野,打开峨眉山城一体大格局,高端商业资本纷纷逐鹿:北京星光集团40亿元投向天池文缘项目,以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丽景致和厚重佛教文化为背景,利用世界先进的光电技术,再现峨眉山佛教文化和四季幻境,寻找普贤文化韵味,展现民国建筑与川西建筑、园林、景观、装饰文化氛围,打造峨眉独具风韵的休闲体验旅游新地标;天颐温泉公司投资约10亿元,建设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新型温泉度假主题综合旅游度假项目,开辟温泉中心、滨湖街区、湖滨运动公园、会议中心、高端度假物业等旅游度假新品;新加坡客商13.8亿元投向悦榕庄度假酒店项目……8月底万达院线高调进驻峨眉,分明预示着国内资本大佬带动的新风向。
高端大项目接踵而来,考量区域的承载力。峨眉山市筑巢引凤,近年累计投入政府性资金10亿元,全面升级基础及公共设施。建成秀湖大道、秀湖下穿隧道、绕湖环线A段、峨秀湖片区外环路、秀湖国际大道、环湖景观A区B区、大坝道路等项目,在建城际铁路天下名山站配套工程、绕湖环线B段、顺河路等工程,区域旅游环境日趋成熟,接纳能力大幅提升。
“宽带”基础升级,蓝光集团、天颐温泉公司、恒邦集团、四川印象集团等商业资本纷至沓来。天颐温泉会议度假中心、安纳塔拉酒店、峨眉院子一期二期等陆续建成迎宾;在建的艾美酒店、天颐温泉小镇、天下名宅、峨眉院子三期、青庐等项目,已完成投资近30亿元;即将开建的有铂尔曼酒店、天下名山站配套商业服务区、峨眉文缘、悦榕庄酒店、华纳汽车酒店、柠檬生态旅游等项目。5年内,峨秀湖片区将形成集酒店、会议会展、剧院、主题公园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区。
因为这座山,爱上这座城。佛教名山、旅游名城两相欢喜,峨眉山与峨眉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亲密——因为这座城,爱上这座山。“力争到2020年,接待中外游客1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0亿元以上。”《峨眉山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指标对应的愿景中有这样的描述:打造一批可与峨眉山风景区媲美、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城市旅游精品项目,城市旅游既自成一体,又与峨眉山相互呼应,实现山城一体、景城一体、协调发展。
山城一体,全域旅游,乐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龙头高昂。
城乡一体 景区乡村融合游
10亿元定向投入沐川生态文旅,弘航集团取得沐川竹海景区50年经营开发权,旨在打造“山水特殊的文化主题公园”,提供中高端多样性的国际化养生休闲度假产品。眼下,弘航承建的竹海景区开发已启动部分项目建设,桃源山居“彩弘谷”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即将进场施工。
打造4A核心风景区、落笔乡村生态文化游,弘航集团在沐川的投资选择一开始就贯彻了一体化思维。弘航总裁助理王涛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沐川竹海景区游客量年增长30%,乡村特色生态游同样潜力巨大,投资预期是明朗而稳定的。
乐山全域,峨眉山、乐山大佛两大核心景区引领,城乡一体化框架下的景区、乡村旅游在独特性和差异化发展中相互呼应、相得益彰,释放1+1>2的融合效应。比如峨眉山市,比如市中区,融合发展已渐入佳境。
一体化思维正在超越地域局限。古郡犍为依托百年火车、千年庙镇、万年湖泊、亿年桫椤,牵头组建川滇两省五市区县旅游战略合作联盟,主动融入乐峨、成渝、川滇旅游大环线,推出“花季之旅”、“成人礼”等系列独特品牌,积极打造西南地区新的文旅目的地,平台效应持续放大。
市旅游局提供的统计显示:全市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点91家,2013年4家市级特色旅游村、94家市级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684.14万人次,实现接待收入9.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5%和21.36%。旅游承载能力加快提升,全市共有各类餐馆2万多家,年经营额近100亿元,初步形成独具风格的品牌特色,高端、中端、低端餐馆,海鲜、河鲜、中餐、土菜馆、火锅、麻辣烫等“吃”类丰富,深得游客喜爱;共有各类住宿企业1600家,近4万间房,形成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住宿体系。
今天的乐山旅游,城乡一体的蓬勃之势呈现提质增效的显著特点,旅游惠民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成为“目的地”打造的坚实依靠。
新闻推荐
高铁峨眉山站配套工程建设现场■丁怀宇赵红卫文/图9月27日,在旅博会招商推介签约仪式上,峨眉山市成功签约4个旅游项目。10月23日,在第15届西博会签约仪式上,峨眉山市成功签约中信国安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