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合力清理沟渠■刘海文/图
心系群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峨眉山市全体党员干部广泛联系群众、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征求意见,深度接地气、察民情、求实效,躬身践行人民公仆为人民的信念本色。
“集中办事日”是老百姓最想去的“赶集日”
“人难找”、“事难办”,办事成“跑”事——广大群众迫切的需求如何满足?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峨眉山市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时间、地点、干部、办事”四集中的方式,组团服务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反映最困难、最具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月4日,胜利镇红星村安置片区的居民在“集中办事日”提出了用水难问题,自第二天起,仅10天时间,新的供水管网便建成投用。3月19日,桂花桥镇“集中办事日”当天,该市领导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召开现场办公会,逐一研究落实解决办法,当天接待办事群众117人次,现场解决问题36个……
如今,在峨眉山市,“集中办事日”已是老百姓们最想去的“赶集日”。
实际行动传递为民服务正能量
进社区,清除绿化带内的杂草;到广场,清扫公共区域内的垃圾死角;下沟渠,清理积累已久的淤泥;上街头,对过往群众进行知识宣传;献爱心,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在峨眉山市,手缠红袖章或头戴小红帽的各级党员干部活跃在城市乡间,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传递着为民服务正能量。
翻开胜利镇“干部帮户台账”和“走基层惠民生诉求台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解决办法。“全镇341名党员干部对应联系2300多户群众。”胜利镇党委书记尧桂芳告诉笔者,深入农户、收集民情只是第一步,如何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困难则是下一步的关键问题。
做梦都没想过能住进这样的好房子
3月底,川主乡太阳村刘国太等村民向乡党委政府送来了一面“心系百姓安危,关心群众冷暖”的锦旗。原来,几户村民居住在太阳村大岩山脚下,每逢雨季常有石块滚落。了解情况后,市、乡党委政府积极对接国土部门,将其列为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工程项目,于今年3月初动工进行整治。有了屋后坚固的钢筋防护网,刘国太等村民终于能够睡上安稳觉了。
“做梦都没想过能住进这样的好房子。”坐在两楼一底的新房院子里,普兴乡鸣凤村3组的张国明老人一回想起老房基的破木屋就感慨不已。自己下肢残疾,老伴长期卧床,3个儿子无法成家,无力改变现状的老张愁得茶饭不思。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峨眉纪委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划拨2万元补助款,加上从办公费中挤出的3000元,一并送到张老家中。有了材料钱,张老的几个儿子也不含糊,硬是自己一砖一瓦盖起了新房。4月10日那天,手里捏着工作组送来的慰问金,张老拄着拐杖一遍遍邀请:“杀过年猪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来啊!”
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党员干部和人民走得更近。
新闻推荐
领导干部人手一张“服务企业联系卡”,问题导向倒逼工作落实,峨眉山市——干部当“保姆”一企一策抓发展
龙马木业抓紧生产本报讯(余进文/图)备料、划线、组装、打磨、上漆、品检……连日来,峨眉山市龙马木业生产车间每晚灯火通明,工人们加班加点完成河北、重庆、新疆、湖北等地高端定制的大额订单。...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