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峨眉山市行政审批事项正大幅“瘦身”:在去年清理压缩47%的基础上,审批事项再次压缩60余项,压缩比例逾40%。
这种“瘦身”法则在乐山市高效运转。7月,市政府下发《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确保各级行政审批项目数量在2012年基础上精简下放1/3以上,办理时效在已提速50%的基础上再提速30%。截至11月底,该市政务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1万件,便民服务事项80万余件,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均达100%。
项目清理与效率提速,不只是数字之变,也体现了乐山政府的“减法”思维。
□本报记者 王爽
250精简为103
行政审批项目大清理
在杨泽英看来,近阶段的审批进行得很顺利。作为新业置地发展有限公司经办人,杨泽英每年要跑无数审批,过程很“煎熬”。9月,他申请土地登记5600余宗,乐山市国土资源局分批受理,他没有想到,每一批都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
以乐山市国土资源局为例,由原来的10项缩减为如今的5项,对企业建设临时用地提供了极大便利。
10月16日,乐山市政府发布了第一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将原250项行政审批事项只保留103项,精简下放率达58.8%。
对原有的250项审批事项进行“大刀阔斧”的清理,五个“一律取消”是其重要原则:凡不符合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一律取消;凡中央、省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未申报并经审核、公布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凡其他市(州)取消的审批事项,原则上一律取消。
“瘦身”在继续。12月2日,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市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立即启动,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将再得以精简。
“串联”变“并联”
流程再造整体提速
150个工作日减为45个工作日——105天的缩减幅度,让乐山市“嘉州春天”地产项目负责人李凌感受到提速的节奏。过去,仅是房地产建设办理施工图审环节,他就需要依次跑完市住建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消防支队、人防办、防雷中心及相关中介服务公司……一圈下来,将近半年时间。自从市住建局牵头开展建设开工图审环节并联审批后,所有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会商会审、同步作业,45天成为办结时限。
这是审批流程优化的一个缩影。“串联式”变为“并联式”,审批流程被有效再造。
系统对接,不断提速内部审批流转。通过整合科室审批流程,建立办公“OA”系统,推进部门内网与行政审批通用软件互联互通,实现网上会审会签。无需专家论证、现场勘察、听证、集体讨论和上报审批的项目,一律在政务中心窗口即时、现场办理。
“一窗受理”,高效开展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并联审批。在推进企业设立登记、重大投资项目生成立项、项目建设环节三大领域并联审批的同时,将并联审批扩至更广范围:在中心城区试点个体餐饮并联审批,将工商、城管、国土等9个部门的审批流程整合,采取“一车制”现场踏勘,开个体餐饮店原需等上61个工作日,如今15个工作日即可领证。
乐山对103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整体提速65%。目前,行政审批效率第二次提速已开启,力争在春节前再提速三分之一。
强化便民服务
体系建设标准化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需要一个完善的服务“网络”来实现便民宗旨。
乐山在全省率先实施了2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不仅在硬件建设、职能职责、运行机制等7个方面进行了规范,还规定乡镇权限内的事项,实行直接、限时办理,对需要到县办理的事项,实行全程免费代理。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中心还将水、电、气、法律援助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举措纳入其中,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这样的便民服务,为井研县王村镇杨家河生态中华鳖养殖基地业主吕旭伦挽回了百万元经济损失。炎热的8月,电压低导致冻库供电不足、充氧机不能正常运行,眼看近100亩的优质水产品缺氧,吕旭伦情急之下,走进镇便民服务集中代办点寻求帮助,在镇、村干部协调下,马踏供电所配网中心立即调配人员,从邻近的杨家河村架起一条600多米长的专线……
在乐山,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也将作用有效发挥。在2300个村和社区代办点推行村、社区干部坐班制度,村干部成为替群众办事的“跑路人”,广受群众好评。
新闻推荐
“看着近,翻山绕过去至少要1个多小时。”2月16日,陈仲伦站在峨眉山市沙溪乡的一个山头,望着对面山腰的一户人家。又到了每月收电费的日子,59岁的陈仲伦背上水和干粮,挨家挨户去抄电表。由于山区农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