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中共乐山市委关于追赶跨越美丽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来源:乐山日报 2013-09-05 13:28   https://www.yybnet.net/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认真总结工作,准确把握市情,对乐山追赶跨越美丽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研究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加压奋进,确保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集中力量打一场总体战。

(一)凝聚强烈共识。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历史任务。乐山作为四川的经济和文旅大市,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拼搏,主动作为,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奋力谱写中国梦乐山篇章。

(二)把握市情特征。经过全市上下努力拼搏,乐山区位优势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奠定了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不够、结构不优、城市不美、贫困不少仍然是乐山最大的市情。当前,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成德绵眉乐资遂同城化、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乐山提供了良好机遇。乐山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具有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乐山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美,具有美丽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乐山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明确总体要求。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要靠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全面贯彻省委“三大发展战略”,牢牢把握“追赶跨越、美丽发展”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到2017年实现“两个翻番、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创新举措、汇聚力量,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四)坚定奋斗目标。按照中央、省委的新要求,从乐山市实际出发,分两个阶段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第一阶段是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建成“双百”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奋力实现次级突破。第二阶段是到2019年,全市及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把乐山建成繁荣和谐的幸福家园、人文厚重的精神家园、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二、坚持产业兴市,奋力推进次级突破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引擎,现代农业为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为乐山在全省实现次级突破夯实基础。

(五)实施工业“双千双百”培育工程。坚持“两高”发展,以“双千双百”培育工程为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集中、集聚、集约、集成”的要求,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扩区提质,建设美丽园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千亿元级、百亿元级的大园区和大企业。紧跟信息技术和低碳技术融合发展新趋势,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提升改造冶金建材、盐磷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深度开发硅材料及光电器件、信息产品、新一代电子元器件、碳纤维、高品质钒钛钢、不锈钢制品及铝制品、功能艺术陶瓷、稀土、盐磷精细化工及有机硅产品等高端产品,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品质,把乐山建设成为现代工业强市、新兴产业大市。

(六)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乐山旅游资源优势,以精品化、休闲化、国际化为方向,奋力推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跨越。加快建设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度假风情小镇、主题文化酒店、主题博物馆,提升智慧旅游城市功能。创新推进峨眉山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建峨眉山、乐山大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夹江峨眉前山综合旅游度假区,到2017年,过夜游客人均停留天数达到2.5天以上。打造美丽景区,实施“创A”带动工程,完善峨眉大佛禅院、峨眉山黄湾武术文化小镇、乌木文化博览苑、峨边黑竹沟、沙湾沫若故居、夹江千佛岩、犍为嘉阳小火车、金口大峡谷、沐川竹海、马边大风顶、五通桥古镇等景区的功能设施,整合旅游线路,形成乐山大旅游环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挖掘“名山、名佛、名人、名城”文化内涵,实施文化资源旅游化工程,培育文化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推进文化元素商品化。

(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服务业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城镇就业的重要作用,把服务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积极发展信息消费、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金融产业,支持市商业银行发展,筹建市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国内外银行、保险和证券企业在乐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担保、融资体系,把乐山打造成为四川次级金融中心。

(八)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加大支农资金投入,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现代农业带动支持能力。稳定粮食生产,推进茶叶、林竹、畜牧、中药材、蔬菜等优势产业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培育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小型农庄。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打响“峨眉山”系列农产品绿色生态有机品牌。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加快建设金王寺水库、青衣江流域乐山灌区等“骨干工程”,打造万亩现代农业高标准示范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九)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发挥县域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多点一次极”发展新格局。“三区”和峨眉山市、夹江县要抓住成乐同城化机遇领先发展,犍为县、井研县要抓住扩权强县试点机遇加快发展,小凉山—沐川“三县一区”要抓住扶贫开发机遇跨越发展,建设一批工业经济强县、现代农业强县、生态旅游强县。统筹产业布局,实施错位发展,鼓励优势产业向优势地区集聚,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结构,推动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配置,抓好重大项目储备,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发展机制,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建立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统筹协调和区域合作机制。力争到2020年,培育经济总量在5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1个、300—500亿元的县(市、区)3个、200—300亿元的县(市、区)3个,一批县(市、区)在全省类区县排位显著上升。

三、坚持“两化”互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把握“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规律,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城区、新园区、新村寨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加快构建交通次枢纽。突出交通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推进以“两航五铁十高速”为重点的“千亿交通工程”,建成集公铁水空管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通道经济,统筹交通建设与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水运港口及交通道口,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壮大现代物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加快乐山港物流园、棉竹物流园、夹江陶瓷物流园、犍为港物流园以及远成物流综合体建设,构建川西南区域性物流中心。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城际公交,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十一)打造“双百”区域中心城市。完善“多规衔接”的城市规划体系,以“一城四区四组团”建设为重点,形成“三江、三区、三带”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布局。深度融入成德绵眉乐资遂同城化发展,把乐山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西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依托乐山国家高新区和乐山港、乐山机场,把大渡河南岸建成产业新城;依托文教体中心,把苏稽片区建成文教新城;依托嘉州长卷工程,把岷江东岸建成历史新城;依托乐山高铁站,把青江片区建成商务新城。优化城市设计,建设特色鲜明、功能现代、品味高雅的美丽城市。打造“宽带乐山”,同步规划建设各项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和改造市政地下管网,完善城镇供排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发挥“双百”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层次分明、梯度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十二)促进产城共生。坚持以产兴城,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布局,空间上产城共生、时间上同步演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增强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园城相融,把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功能,将城市公交、商业设施、道路管网等向园区延伸,促进园区与城镇资源共享。推进港城互动,建设大渡河南岸临港新城,统筹新城空间、功能和产业布局,配套布局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及生活居住等服务设施,建成现代技术产业新城。

(十三)推进产村相融。以“美丽乡村”为标准、产村相融为方向,建设“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的新村寨,构建“1+X+Y” 城乡发展模式,形成1个县城带动一批重点镇,1个重点镇带动一批新村的格局。发展特色农业,连片布局产业,突出一村一品,形成规模优势。打造新农村综合体,突出地域文化、农村特色和田园风光,以集中居住为主要居住方式,以规模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引导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建设50个城郊结合型、农业基地型、乡村旅游型、工矿配套型、搬迁安置型、交通道口型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生活。新建115个彝家新寨,坚持产业性、功能性和民族性相统一,把彝家新寨作为带动彝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彝区美丽形象的窗口,让更多彝族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新风尚。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欢迎到乐山投资”

本报成都专电昨(22)日下午,市委书记唐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等市领导在成都分别会见参加第十四届西博会的部分客商。唐坚会见了新加坡悦榕庄酒店集团主席特别代表张颖,保利集团副总经理、...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共乐山市委关于追赶跨越美丽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