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红卫
今年以来,峨眉山市积极开展镇乡综合文化站特色创新工作,各镇乡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文化站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把文化站建设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的主阵地。
社区唱主角 提振新风正气
6月18日,峨眉山市胜利镇综合文化站内座无虚席。“创建平安峨眉,提高市民素质”专题讲座和电视访谈活动在这里举行,交警部门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围绕创建社区平安交通环境展开讨论。
自从胜利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桑园社区担负起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工作,每月活动精彩不断,安全知识讲座、法制宣传教育、健康体检、健身气功培训、和睦家庭评选……文化站成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振新风正气的主阵地。社区群众还自发成立了夜巡联防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桑园社区常驻人口3万余人,社区内新建楼盘多、农转非人员多、转制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较大。”桑园社区主任侯云深有感触地说,“开展活动的目的在于团结群众,提振新风正气。”
“桑园社区与文化站资源共享,我们办事、搞活动都方便多了,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从征地农民到社区居民,刘桂清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成了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
“五老”挑大梁 引领健康生活
9月3日,高桥镇综合文化站鼓乐齐鸣,镇老年学校筹建的乐队正在进行声乐训练,乐手们敲打着手中的乐器,陶醉在悠扬悦耳的乐曲声中。
“每周2次声乐训练,大伙儿兴致都很高。”过去沉默寡言的敖志明如今成了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专注地敲打着架子鼓,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高桥镇依托“五老”管理文化站,解决了社区群众活动无场地、文化站管理不到位的“两难问题”。去年,“五老”牵头在文化站里办起了老年学校,成立了腰鼓队、乐队、拳剑气功队和舞蹈队,文化站内欢歌笑语此起彼伏。
“文化站给高桥人民造了福,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高桥镇老协分会会长、关工委主任李克忠由衷地说。
“6月份组织开展的‘健康梦\’专题讲座,我们准备了50个座位还不够,又临时增加了30个。”社区二支部书记陈忠伦高兴地说,“现在社区里吵嘴扯皮的人少了,参加活动的人多了,社区和谐稳定,群众欢乐开心。”
少年宫加盟 传承乡村文化
8月29日,峨眉山市普兴乡综合文化站热闹非常。来自该乡中小学校的48名中小学生组成4个方队,在茶艺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学习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很柔美,学起来有种全身放松的感觉,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普兴小学六年级学生何梓菱学得格外认真。
由于普兴乡乡村少年宫缺少活动场地,今年初,峨眉山市文明办主动牵线搭桥,力促乡村少年宫与文化站结盟,由文化站为乡村少年宫提供活动场地。
普兴乡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培养文化传人作为文化站“特色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筹建青少年茶艺表演队和唢呐队,还专程到成都订制供学生使用的特制茶壶和唢呐,邀请茶艺师前来授课。
看着孩子们一丝不苟地开展训练,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的普兴乡人大主席胡桂元倍感欣慰:“过去文化站主要以中老年人活动为主,如今乡村少年宫加盟,文化站成了学生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地方特色文化的第二课堂。”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9日,九三学社乐山市委组织医疗等方面的10余名专家,前往五通桥区西坝镇开展“第二十五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向当地群众免费提供医疗卫生、健康咨询等服务。活动当天,来自市人...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