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深耕“乐山精神” 彰显“乐山气派”市作协:流光溢彩新时代

来源:乐山日报 2013-05-05 19:34   https://www.yybnet.net/

市作协组织作家到金口河采风本报记者宋亚娟摄市作协第二届领导班子成员合影本报记者王晶摄市作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本报记者王晶摄市作协组织作家开展作品研讨会本报记者宋亚娟摄■本报记者王晶

古有苏东坡,今有郭沫若——乐山,三江奔涌,百花争艳。3000年汉嘉文化积淀,滋养出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 

深耕古嘉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土壤,拥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无限春光。2013年,刚刚换届的市作家协会,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流光溢彩的新时代。 

发现作家更要培养作家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作家参加文学活动,外出采风、交流,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乐山市著名作家、市作协首届主席周纲认为,文学活动不仅是传播文化的有效方式,还是激发创作激情、繁荣文学创作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市作协紧紧围绕“出精品、出人才、服务作家、繁荣文学事业”主题,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乐山有个“文学日”,这是属于乐山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节日。每年的11月18日,乐山市著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都会聚到一起,或谈论文学创作的感受和体会,或探讨文学创作所关注的话题……每次活动都会提炼出一个当时迫切需要关注的主题来进行深入探讨,如“生活的文学表现”、“文学的时代感与责任”等等,通过这些交流,启迪文学创作的思维和灵感、分享文学创作的成果和快乐。 

这一天,乐山市文学作者们还会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市图书馆作为永久收藏,让读者分享他们的文化成果。十年来,在市作协的倡导组织下,全市作者共赠送给市图书馆各类作品书籍计537种2186册,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 

对乐山的文人来说,文学日不止是“11·18”,市作协每年都会不定期举办诗歌、小说、散文、旧体诗词、楹联创作研讨会和作品改稿会,还会邀请全省乃至全国有实力的文学家来乐,与大家进行文学创作交流。 

与此同时,市作协还不定时组织作家,赴峨眉、井研、犍为、沐川、马边、沙湾、金口河等区县,及嘉阳煤矿、市交委会、市政协、草堂高中、外国语学校、更生学校等单位的文学组织进行调研,开展文学创作交流活动,鼓励会员创作,助推文学发展。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交流活动、采风活动,使市作协发展成为发现和培养作家的摇篮。”新一届市作协主席王大华如是说。 

加入中国作协的乐山市女作家徐杉认为,“作协就像进行孤独创作的作家的一个精神家园,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作协团结一批在文学道路上跋涉的创作者,当大家倦了,累了,惰了,能行一份推动之力,提醒之力,告诉你还有人和你一起,在这条路上走着。”乐山市知名作家林雪儿(王雪珍)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市作协让创作者有了归属感,不仅心灵上有种支撑,写作时也更有激情了。” 

出作品更要出精品 

“作品不少,但是精品不多。”这是让乐山的作家们感到困惑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巴金文学院的一名签约女作家,林雪儿认为,“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事业,更是营造精神家园的追求,只有淡泊名利、留心生活、潜心学习,才能写出具有较高精神境界的文学作品。” 

回顾近年来的乐山文坛,变革的时代、崭新的生活、美好的心灵、激昂的精神,流溢在作家的笔下,展现在文学作品当中。乐山市广大作家努力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有的展示乐山秀美的山水,有的表现“乐善至美、创新力行”的乐山精神,有的抒写对嘉州文化的思索和感叹……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担当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为乐山文学的百花园辛勤耕耘。 

罗国雄、林雪儿、夏书龙等人的作品,先后被《诗刊》、《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四川文学》等著名文学刊物刊出。在省作协主办的文学评奖活动中,葱葱儿的诗集《风中的小提琴手》荣获第六届“四川文学奖”,贝史根儿的诗集《我的甘嬷阿妞》获第九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奖,林雪儿的长篇小说《妇科医生》获巴金文学院第十四届“诺迪康”杯文学作品奖。 

在大量文学作品涌现的同时,乐山市掀起了兴办文学刊物的高潮,高峰期全市文学内刊多达15种,市级就有作协会刊《沫水》(曾改刊为《沫若文学》)、市民间文艺研究会《乐山风情》、市政协《海棠》、乐山散文学会《西部散文》4种,县级有《沫若风》、《犍为文学》、《瓷都文苑》等10多种,峨眉山市还由袁秀萍个人出资办起了乐山市唯一一家纯文学网站“峨眉山月文学网”。 

“这些在乐山都是史无前例的!”王大华说,“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刊物的出现,必将推动全市文学创作走向兴盛和繁荣。” 

更为可喜的是,乐山市网络创作崭露头角,影视创作异军突起。长篇网络小说《生命从我爱你开始》(施晓娟著)被“新浪读书”、“搜狐读书”、“腾讯读书”、“网易读书”联合“感动推荐”;以乐山大佛为背景创作的悬疑网络小说《天佛之眼》(谢迅著)出版在即;电影剧本《司徒玄空》(曾章琴著)即将搬上银幕。新兴媒体的运用,大大拓展了乐山市文学发展繁荣的空间。 

老中青承前启后春意浓 

“要使刊物成为作协会员的交流园地,成为培养文学新人的摇篮;要积极发展新会员,发展团体会员,增强新鲜血液,增强作协的活力……”在王大华的工作安排中,发展壮大乐山文学队伍是重中之重。 

当前的乐山文坛,马边、五通桥、井研、市中区、峨眉山、犍为等县(市、区)作协茁壮成长,文友沙龙、沫风文学社等民间和学校文艺社团欣欣向荣,呈现出满园春色浓、百花齐争艳的发展态势。 

金口河区大峡谷文艺协会一成立,就挑起了该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大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协会经常组织文学爱好者开展文学创作研讨活动,采风活动,对文学爱好者的成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金口河区彝族女作家邹燕告诉记者,大峡谷文艺协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共有登记会员120余名,其中文学爱好者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在犍为县嘉阳集团,活跃着这么一个矿工文学会。40多个会员用笔记录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更将煤矿工人的喜怒哀乐抒写下来。“我们年年有比赛,年年有采风,年年有文学的座谈和探讨。”嘉阳集团矿工文学会主要负责人李小平告诉记者,每年文学会至少要举行两次采风活动,如今,他们的足迹已经踏遍乐山全市,有时也到外地采风体验生活。 

在马边县,文艺创作协会以一种奋发昂扬的姿态,引领当代“山野文学”蓬勃兴盛,捧出彝族文化的累累硕果,在乐山文坛显现出别具一格的活力与集聚效应。 

随着全市各种文学组织的发展,乐山市作家队伍迅速扩大,一大批不同年龄段的作者涌现,纷纷要求加入市作协。截至目前,市作协登记在册会员达到168人。 

“目前,乐山文坛已形成老中青三代作家的结构,发展势头良好。”王大华说,一方面,以周纲为代表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辍,仍然为乐山市文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徐杉、林雪儿等中年作家创作稳健、初具规模、堪当重任,为乐山文学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青年作家施晓娟等作为乐山市文学的新生力量,不断探索和进步,已成为乐山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丰富文化彰显“乐山气派” 

坐享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要如何发掘并培养更多的优秀作家,创造更多的文学著作和文艺精品,丰富这座城市的文化表情,彰显乐山的文化魅力?这一直是市作协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加强文学批评队伍建设,对乐山这块热土上的文学、作家和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丰富网络载体,拓宽交流渠道,兴办‘乐山作家网\’。”“积极发展新会员,挖掘扶持新人”……如何让市作协更好地发挥推动乐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新一届的市作协委员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优秀的文学作品向来不是‘热闹\’的产物。”周纲说,“一个作家应该耐得住寂寞,作家不应与社会同步浮躁,而应对时代进行严肃思考。所以即使是已有成就的作家,也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学识,多读书,读好书,多观察思考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广大群众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同行的新作。” 

作为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杉对乐山文学未来发展信心十足,她说,“乐山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我们的先天优势,市作协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把乐山的文学爱好者都聚集在一起,给乐山文坛发展带来无限的正能量。在新的征程中,要充分展示这个群体的优势,引导文学创作者们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个性化的创作中进一步体现乐山特色,彰显乐山气派!” 

“现在的作者群很大,他们文化基础好,思想活跃,积极性高,加上现在刊物杂志普遍、网络发达、交流研讨迅捷宽泛,如果新一代创作者能长期坚持,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学素养,他们将是乐山文学界的未来和希望。”对于乐山文坛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王大华感到十分欣喜,“文学越是本土的,越容易产生影响力。”王大华认为,“乐山的文学应该反映‘乐善至美·创新力行\’的乐山精神,像峨眉山一样雄奇博大秀美,像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一样浩荡奔腾。乐山画家以李琼久为首开创了嘉州画派,我们的文学也应该逐渐形成乐山独有的风格和流派,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新闻推荐

快乐六一放飞梦想

峨眉山市实验幼儿园欢庆“六一”文艺演出,师生同台共舞。余进摄5月30日晚,乐山广场,市文化馆“乐艺大舞台”庆“六一”广场少儿文艺演出,吸引众多小朋友们观看。本报记者许金波摄县街...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同心共筑小康梦2013-05-29 13:35
1970-01-01 08:00
评论:(深耕“乐山精神” 彰显“乐山气派”市作协:流光溢彩新时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