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胜水泥自动化生产线中控室■本报记者 杨心平 文/图
在峨眉山市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转型”、“阵痛”。
转型期的阵痛,2012年的峨眉山市感受深刻: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乐山11个县(市、区)排名倒数第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位垫底。占经济总量60%的工业,全年投资10.2亿元,同比下降18.3%。这些主要指标显示,峨眉发展不够、后劲不足的制约已经凸显。
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兴起,这中间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眼下的峨眉,正处在这个过渡的节点上。
“转型是个痛苦的事情,既要保眼前吃饭问题,又要顾及长远发展空间,这需要付出牺牲。峨眉山市下了最大的决心。”峨眉山市发改局副局长易礼元说。
“最大的决心”,即是围绕“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个大目标全力寻求转型突破。变局之间,峨眉工业如何取舍,怎样作为?
变局之一:工业高端化
2007年的四川“第一爆”,至今仍为业内谈论提及。当年10月30日,峨胜水泥3台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实施爆破,成为四川第一家按国家节能减排要求,自动淘汰落后产能的水泥企业。其时,机立窑群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这一“爆”,峨胜付出了大的代价:年减少产能35万吨,减少销售收入上亿元,减少利润2000多万元。
这一“爆”,峨胜收获了丰厚的回报: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取代落后机立窑生产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10多倍,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840多吨、二氧化碳14万吨、粉尘300多吨,环境效益同样显著。
“大舍”赢来“大得”。一减一增之间,峨胜站上全新的高度。
检阅峨胜的成长历程,“科技创新”脉络清晰:从建厂到1999年的10多年里,企业历经3次技术改造,发展成为当时四川最大的机立窑群水泥企业,年产能力达到70万吨;2001年起,企业果断转型干法水泥,相继开工建设5条日产46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总规模达到1100万吨,一跃成为四川产能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无论质量还是效益,在中国西部地区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中都是名列前茅。
“大舍”需要勇气。2005—2011年,峨眉山市强制淘汰传统湿法机立窑水泥产能16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设备60台(套)。与之相对应,“十一五”期累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65亿元,引导企业创新升级。
“大舍”考验智慧。峨眉山市的工业策略中,明令禁止国家产业政策非鼓励类企业、项目再投资,以市场、行政、法律手段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工艺、技术。这一“强硬”的政策取向下,近年已拒绝13个“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消耗)项目。
“舍去”之中腾出了新空间,收获了新发展。一方面是经济总量和工业指标阶段走弱,一方面是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分别居乐山第二和第一位。峨眉山市“牺牲”掉的是短期利益,换来的是美丽和谐与可持续。
变局之二:工业轻净化
高达70%的重工业占比,带来“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受市场影响波动大”等矛盾。而作为优势产业的旅游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到26%,亟需结构优化、产业转型。
“上世纪60年代,川投、739、金顶等一批国家三线企业布局峨眉,特定的基础决定了重工业偏重的工业格局。”峨眉山市经信局经济运行科长黎运江介绍,峨眉工业现今有3大门类22个小类,有3万多产业工人和一批历练成功的企业家,有区位市场基础、企业产品基础、资本技术基础,这些“家底”将为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向轻净转型,向质量效益升级。峨眉工业振兴行动4年倍增计划明确提出,工业轻重比例要由2011年的3:7调整到2016年的7:3。工业经济总量倍增,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16年达到600亿元以上,是2011年的2.3倍;工业利润达到30亿元以上,是2011年的2.4倍;工业税收达到30亿元以上,是2011年的2.8倍。
2012年,峨眉工业转型已显强劲之势。设立工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6861万元,协调担保贷款8亿元,资金要素保障有力;开工技术改造项目18个,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0万吨、火电机组27万千瓦,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6.8%,为工业向低碳化、可持续转型积累了基础;推动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新建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18个轻净项目竣工投产,“名石”、“峨眉雪芽”获中国驰名商标,宇强电机车、龙马木业、万佛藤椒获“四川名牌”称号,工业品牌再度提升。
浏览峨眉轻净工业一端,竹叶青、农夫山泉、华润啤酒、金威利、龙马木业、健能电源、天梁星制药、万佛藤椒等一批企业成长性突出,前景乐观。
变局之三:工业旅游化
工业与旅游,二者有没有结合点?如果有,结合点又在哪里?
乐峨旅游通道旁,一个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山庄,每天吸引着一拨又一拨观光客。山庄是仙芝竹尖生态园,这个占地约300亩的园林,由茶的制作生产延续到茶的销售、品茗休闲、餐饮娱乐,全过程向旅游业开放,将茶文化做到了一种极致。
仙芝竹尖做成了工业与旅游美丽结合的商业模式,为工业旅游化实践提供了积极参照。因为源头是农业,仙芝竹尖实际上完成了三次产业的紧密联结。
探索制鞋工业旅游化,四川第一家“外向型产业承接示范企业”金威利鞋业,眼下正在加紧设计拟占地100亩的“世界第一鞋类主题公园”。主题公园题材丰富:新建世界第一家鞋类博物馆,展示人类各个时期的不同鞋类,介绍现代鞋的制作工艺、质量鉴定、保养方法等知识;新建2条可供游客游览观光的运动鞋生产线,让游客参与生产,体验工艺;新建1个购物中心,游客在这里可以买到特惠休闲鞋、运动鞋……
工业旅游化,可望也可及,结合点在于文化。峨眉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上,园区化操作将实现工业门类的分区。城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乐峨旅游通道沿线则布局形成高新轻净产业带,与旅游业高度匹配。
新闻推荐
技术人员进行设备调试本报讯作为峨眉山市重点建设项目,农夫山泉峨眉山饮料生产基地在完成一期厂房和主体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于5月8日实现通气。目前,该公司正在抓紧调试瓶装水生产线,力争7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