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走进乐山市部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勤俭持家、厉行节约的生活故事。
“小处入手积少成多。”作为家庭主妇,家住犍为县的谢丽每月都精打细算,将勤俭节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庭用水,尽量做到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菜水用于冲厕所、浇花。
市中区的黄红是年轻的有车一族,但是他外出时却常坐公交车或打的。“这样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既环保又省钱。”黄红说。
峨眉山市的年轻妈妈张果也练出了一身勤俭持家的“好功夫”,尤其在购买东西时精打细算。她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套省钱妙招,例如利用换季的时候添衣置鞋,这时,市场上的衣物往往都会打折促销。她在选择衣物时,以美观、适宜、舒心、质优为好,不会刻意去追求品牌和档次。张果的做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她的儿子,使孩子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不要求给他买新衣服,不和别的孩子攀比。
“公司中午不提供午餐,原来我每天到外面去吃,吃得不满意,而且餐费还不断看涨。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多做一些饭菜,第二天带上,到单位用微波炉热了吃。不仅省了钱,吃得也舒心、健康。”中心城区一装饰公司的员工乐文告诉记者,既要省钱,又要让单身的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不浪费一分钱,也不抠一分钱。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市民邱婆婆感言,现在生活富足了,更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勤劳又节俭,身体力行,日子才会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本报记者 张清)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4日至15日,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崔洪涛、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白智勇和中关村企业家代表一行来乐山市考察。市委副书记罗佳明陪同调研,并与崔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