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文化惠民,落到实处;精品工程,走出国门;文化产业,果实累累———古嘉州劲刮文化新风

来源:乐山日报 2013-01-13 19:36   https://www.yybnet.net/

欢天喜地闹嘉州陈玲摄本报记者 孙雁鸣

岁末年初,乐山市接二连三地传出了让人为之耳目一新、倍感振奋的系列文化活动信息。文化名人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现代舞剧《断层线》应邀出国演出;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广场系列演出圆满收场;全市11个区(市)县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市全年公益电影放映27000余场观众达到200万人次……

古老的嘉州大地,在新时代的今天,赶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召开的春风,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发展文化、繁荣文化、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刮起了一股股强劲的内容与形式相契合、官方与民间相联动的文化新风。

文化惠民重实干

说起文化惠民工程,很多人认为内涵太多,形式杂乱,不知道从何着手。而在乐山,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收获。

对于这一点,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谢晓明有着自身的深刻体会。“首先,我们必须追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质意义何在?”一开头,谢晓明就抛出了这个大众问题。“只要我们弄明白了上述命题的意义,就知道该如何去做工作了。”谢晓明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依托和意识根基。同时文化也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手段。这不是小众的命题,而是大众的共同期盼。因此,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终极目的,就是让全社会共享,说白一点,就是让老百姓也能够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于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乐山市文化发展最大的着力点,就放在了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上面。近年来,乐山市加大了图书馆、文化站、农村书屋设施及藏书的投入;加大了对各级文化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目标管理量化的实施;加强了公益电影放映模式的探索和完善考评管理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山区的“村村通”工程建设……总而言之,将最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尽可能地向基层倾斜,让逐渐富裕起来了的人民群众,也能享受到文化生活带来的身心愉悦。

据了解,2012年,全市共建设完成了80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省政府下达的3000套中央直播卫星安装建设任务,以及35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农村广播标准化建设,发展农村地面数字电视用户23000多户;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7025场,观影人数达200万人次;在全市17个数字电影广场放映公益电影900余场,观影人数达20万人次;在全市153所中小学放映爱国主义教育电影452场,观影人数达13.5万人次;举办首届“沫若杯”全民读书有奖征文活动,收稿1800余篇。已建成县乡文化广场100余个,并以中心城区12个特色文化广场为核心,将文化广场打造成为群众休闲文化娱乐的重要阵地和具有乐山特色的城市名片。

“乐山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由精英阶层向市民阶层的扩散,由发达城镇向边远山区的覆盖。老百姓实实

在在地参与和享受到了文化发展带来的生活上的巨大改变。”一位前来专题考察的外地文化官员由衷地感叹。

精品工程显亮点

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代表,精品文化工程可谓是不可或缺。在乐山,同样在精品文化工程打造上,做出了亮点。而这个亮点,还影响到了国外。

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灾难。灾情刚过,市歌舞剧团立即着手编排一部反映四川人民面对灾难,在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的关怀下抗震救灾的歌舞剧。经过潜心创作和反复排练,一台名叫《手·重生》的舞剧新鲜出炉。该剧甫一推出,立即好评如潮。

2010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部本已经很火的舞剧,一下子代表中国文化,交流到了国外。那次,文化部外联局和省文化厅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艺术节主席和演出商来华考察挑选赴澳演出剧目。澳方代表对《手·重生》产生了浓厚兴趣,遂决定联合新西兰编导与乐山市歌舞剧团一道,共同打造一台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现代舞台剧。经过排演磨合,一台重新命名的现代歌舞剧《断层线》诞生。歌舞剧的主要演员为全“乐山班”,演出大获成功。嗣后,该剧作为文化部和四川省2012年度重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被列入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活动之一,也被2012年墨尔本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作为开幕式首演剧目。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最为感动的一场演出!简直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歌舞剧团带来的节目。”赞美之词来自于墨尔本国际艺术节主席甘得瑞先生。《澳大利亚人报》两次用半版以上篇幅对该剧的编排演出进行了详细报道,这也是该报第一次大篇幅报道中国艺术作品。新西兰基督城艺术节组委会当场决定邀请该剧2013年赴新西兰巡演。该剧成为演艺企业开展国际编创合作、联合拓展海外市场成功典范,开创了演艺产品对外贸易的新型模式。

2012年度,乐山市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四川省第十六届艺术节中,舞蹈《心灵的声音》获特别奖,广场舞节目《草把龙》获一等奖,音乐节目《月琴为什么会唱歌》获二等奖,《彝人·彝歌》获三等奖,《美丽的黑竹沟》获优秀奖,《雷锋》获优秀奖。尤其是群舞《心灵的声音》代表四川参加文化部在青岛举办的笫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群星奖复赛,有望角逐2013年“群星奖”。同时无言小品《这么近,那么远》也代表四川省参加2013年笫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群星奖比赛。川剧《连升店》《思凡》分获省级二、三等奖。

“文化发展和繁荣,有普及也有提高。能代表一个地方最高水平的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地方的,也是全中国、全人类的。乐山的文化精品工程,做出了成绩,也做出了亮点。”这是一位文化部门领导,在观看完大型音乐剧《沫若少年》后,这样对答记者的询问。

产业发展出特色

文化既然是软实力,那么他就应该具有自身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不仅让人喜欢,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发展后劲。

拥有人类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乐山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传承丰富。走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传承与创新、创新与做成做大产业之间寻找到合理的交汇点,这是长期以来摆在乐山党政及职能部门面前的问题。

“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一直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抓产业,抓大产业;抓项目,抓大项目;抓活动,抓大活动。”市文广新局局长谢晓明告诉记者,按照“发掘一批、储藏一批、建设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全市努力构筑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助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绘就未来嘉州大地文化发展蓝图。

在此之前的实践已经证明,乐山市文化发展的潜力和创新元素,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挖掘。2012年5月18日,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400平方米的四川馆内,乐山厅占据三分之一,成为唯一独立参展的省内市州。9个参展(演)项目现场成交超过百万元;并成功推出了12个重点项目;9月上旬,组织嘉州长卷文化产业园区、夹江手工造纸等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参加了中国(西安)第六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意向性签约2.3亿元;9月底,组团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三届西部博览会,6个项目参加推荐会,4个项目签约,意向性签约金额达1.8亿元……

在未来的文化发展规划上,乐山市将构筑起“一核、两链、四基地、八园区”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以百万人口大城市为中心,以青江新区为重点,以峨眉山市、夹江县、犍为县、井研县等为主干,其它县(市、区)为补充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到2015年,乐山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将达7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初步建成与四川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市。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在古老的嘉州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文化艺术的气息,处处展示着文化艺术的风采。在党和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乐山文化的发展气势与节奏,躬逢其盛。乐山文化以自身的实践和作为,一步一步地行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道上。

新闻推荐

全市检察长工作会议召开推进平安乐山建设

本报讯昨(26)日,,会议总结2012年全市检察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集中排查整治突出问题,批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嫌疑人17...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作风从会风改起2013-01-14 13:44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惠民,落到实处;精品工程,走出国门;文化产业,果实累累———古嘉州劲刮文化新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