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佰洲说,人要懂得感恩记者 杨心梅 摄李佰洲和受捐助的学生交流记者 杨心梅 摄整理竹编制品的罗万生记者 甘国江 摄魏亚兴和有语言障碍的被救助者交流记者 甘国江 摄汪荣贵说,锻炼好身体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记者 甘国江 摄乐山,川南重镇,面朝大佛,坐拥三江。
2600多年前,以鳖灵为首领的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为如今的乐山开荒扩土。在此后的2000多年里,乐山一直“扼成都之咽喉而保其安,兴三江之水利而富其民。”
一直以来,开放、开明的思想让乐山人才辈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名动中外的“黑股市”,到如今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从“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到积极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敢为天下先的乐山人总是站在时代的桥头堡,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奋力划动着历史巨轮上那柄属于自己的的船桨。
在经济催鞭奋进之时,精神文明也在昂头前行。“小海棠”“道德模范”“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等一系列活动,让感恩奋进、自强不息、和善和美等精神之花绽开在嘉州大地。
李佰洲,市中区悦来乡道华村七组村民。40多年前,李佰洲被石头砸中腰部,下半身永远失去知觉,丧失了劳动力。身残志坚的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凭借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双手编竹器,把女儿抚养成人,用双手编出了一条脱贫路。
近几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周边好心人的帮助下,李佰洲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今年11月,李佰洲做一件让大家都十分感动的事情:用自己平时编制竹器攒下的钱,向其中12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各捐赠了100元。而他编一个竹匾需要至少一整天,一个竹匾只能卖到15元钱。
“别人关心我,我也应该关心别人,人要懂得感恩。”李佰洲用简单朴实的话语阐释着他的人生哲学。
今年82岁的罗万生是市中区关庙乡苏坪村九组村民,一直从事竹编制品销售。30多年前,在得知高位截瘫的竹编手艺人李佰洲的境况后,罗万生便将采购点全部定在了李佰洲处。为了鼓励李佰洲,罗万生还向其许下了“只要你编我就收”的承诺。
为了这句承诺,年迈的罗万生不顾家人的反对,每天吃过早饭,就骑着装有竹编制品的电动三轮车前往乐山中心城区通江片区销售,有一次骑电动三轮车到李佰洲家收货时还摔倒在沟里。
其实如今竹编篾器已经不好卖了,罗万生家里因滞销已经堆积了半屋子竹编制品。但每隔一段时间,罗万生还是会准时去李佰洲家里收货。“要是我不去收了,以后他怎么办?”
“只要你继续编,我就继续买。”罗万生一直坚守着自己对李佰洲的承诺,他说:“慢慢卖嘛,哪天我不在了,子女可以帮着卖,反正总有卖完的一天。”
1990年,魏亚兴从部队转业回到乐山,在市收容遣送站(市救助管理站前身)从事救助工作,这一干就是28年。28年来,他成功帮助近2万名受助者回家与家人团圆。
今年64岁的汪荣贵,是原乐山中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虽年过六旬,但当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及时制止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不法行为。“社会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汪荣贵这句平凡的话语总能给人心头一震,透着满满的正能量。
75岁的蔡冬凤在4岁时因一场大病,导致双手和双脚全部截肢,从此跪着走路。风雨几十年,蔡冬凤克服了生活中的诸多艰辛和困难,挺直了脊梁生活,如今年过七旬仍自食其力,还承担了照料105岁老母亲的重任,成为一位跪着行走的“巨人”。
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中心小学教师李高祥,1983年从中师毕业后便扎根于乡村学校,至今已35年。2008年,李高祥被诊断出肝癌后仍坚持回校上课。
……
改革开放40年,乐山人民激浊扬清、疾恶好善,用一个个看似细小的善举和感人故事,构建起了一座大爱乐山。我是乐山人,我骄傲!
实习生 宋宇凡 记者 甘国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雪)记者从峨边彝族自治县交通局获悉,日前,峨美路沙坪至黑竹沟段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沥青路面铺筑,全线临时通...
峨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边彝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