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洁
日前,在市中区人民法院发生了一件暖心事,法院工作人员从点滴细节入手,用耐心和细心让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感受到了司法为民以及来自社会的温暖。我们将这件暖心小事记录下来,希望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用耐心和细心
帮助来自山区的老太太
不久的一天,在市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蹒跚而行,手里拿着一个包,站在大厅里四处张望。见此情况,立案庭的工作人员王参走上前,经耐心询问和翻阅老太太的材料得知,老太太是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此行是去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事。于是,王参向老太太解释,并告知其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地址。
看着老太太似懂非懂的样子,王参有些不放心。由于当时临近下班,要是老太太走错了路,又要耽误一天。于是,他搀扶着老太太走到院门口,掏钱把她送上了出租车。当时,细心的王参还记下了出租车的车牌号。
爱心接力
帮助老太太找回丢失的包
当日下班后,王参正准备回家。不料,来自峨边的老太太再次一脸无助地出现在他面前。
老太太对王参说,她的包掉在了出租车上,资料和手机都在包里,她找不到人帮忙,只能走回来找他。
幸运的是,王参记下了老太太乘坐的出租车车牌号。之后,王参和同事毛露通过多方渠道联系了出租车所属的汽车服务公司,并向“乐山音乐交通广播”寻求帮助。欣喜的是,在40分钟后,王参和同事接到汽车服务公司的电话,出租车司机已经将老太太的包送到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卫室。
这个电话,让王参和同事松了一口气。之后,他和同事一起将老太太送到了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送到目的地后,王参担心老太太晚上没钱住宿和吃饭,他又塞给老太太一些钱。
接连发生的事情,让老太太十分感动,她一直拉着王参的手说着“谢谢”……
多为群众想一点
让群众感受司法为民的温暖
在事隔多日后,记者再次问及此事,王参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些都是小事,不足挂齿。其实,在帮助老太太过程中,有很多人也让他非常感动,来法院立案的律师,看到老太太孤单无依,还当即表示要为老太太提供住宿;出租车司机听说此事后,立马将失物送到了法院。“这些素不相识的人,释放出的善意都很让人感动。”王参说。
今年50岁的王参,是立案庭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暖心大叔。遇到有困难的群众,他总是想办法出手帮忙。
此前,一个大学生到市中区人民法院立案,被人连骗带借地拿走了4000元钱。这对涉世未深、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王参担心学生想不开,便耐心地开导他。在立案时,这名大学生由于没有银行卡,不能在现场交纳25元的诉讼费。王参二话不说,用自己的银行卡帮他把诉讼费交了。
在工作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王参看来这些都是“小事”。他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基层法院人身上,也许就体现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付出、多为群众想一点\’上。”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王参最喜欢的两句诗。他说,在法院工作,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群众的遭遇让人痛心和牵挂。因此,他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工作者,在工作中尽其所能地帮助群众。多一点耐心、细心和爱心,就会让当事人享受到便利高效的法律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曦)近日,市中区就业局带着培训专家,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开展对口援彝贫困家庭技能培训活动。今年4月份,为进一步开展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帮扶工作,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市中区就业局在峨...
峨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峨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