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小惠
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在依法治县工作中,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和特点,围绕“法治峨边”建设主题,以“法律七进”为手段,以法治示范单位创建为载体,因地制宜开展法治建设,不断推动依法治县深入发展。
法律援助帮民解困
峨边县沙坪镇大坪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社区总人口有1万多人,其中彝族居民超过三分之一,常年外出务工人口较多。这使得该社区普法宣传难度大,法律维权任务重。
针对这一情况,大坪社区加大了社区法治宣传力度。从人员培训入手,广泛动员、培养社区内公检法司机关退休人员、网格员、社区干部、居民楼楼长等近30人,作为“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组织腰鼓队在节庆日和新法颁布时上街开展主题宣传,不断丰富法治宣传形式。针对社区内矫正人员、释放人员、流动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等,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同时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充满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滨河路法治文化长廊”。
去年,大坪社区一居民外出打工时摔断双腿,维权过程中与施工方发生纠纷,该居民向社区求助。在了解情况后,社区立即联系了法律顾问,向该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最终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该居民获得3万元赔偿款。
为提升社区法律服务,大坪社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除做好法律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调解民间纠纷外,社区法律顾问还对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据去年起担任大坪社区法律顾问的律师罗丁介绍,去年以来他已经接受400多起法律咨询,对15起形成诉讼的纠纷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调解纠纷助民解忧
在觉莫乡马鞍村,今年4月刚“出炉”的村规民约第十九条规定:彝族婚姻聘金不得超过5万元,所有礼金不得超过2万元。
“这是‘德古\’工作法针对彝区婚嫁陋俗治理取得的新进展。”峨边县司法局副局长杨刚告诉记者,今年4月,峨边成立了“德古”协会。(紧转第2版)(紧接第1版)协会成立后便针对彝族地区婚嫁聘礼“双高”的现象,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对聘金和礼金进行规定。从规定执行的两个月来看,无一人违反。
随着“法治峨边”的不断推进,“德古”的角色也从人民调解员拓展到法治宣传员。在觉莫乡,两名民间“德古”都担任了村组干部职务,同时也是该乡的“法律明白人”。马鞍村党支部书记吉克扬长便是其中之一。据他介绍,“德古”会利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时机,对其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依法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在矛盾调解中依据相关法律和彝族习惯提出调解意见,把矛盾调解和法律知识普及相结合。同时“德古”也将做好带头示范,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依法依规办事。
近年来,峨边不断完善“德古”调解法,将民族习惯与现代法治相结合,不断丰富、完善和规范“德古”的介入程序、方法步骤和调解结果的使用。通过加强对“德古”的教育培训、资质再造、监督管理和考核聘用,充分发挥“德古”的调解、宣传作用,引导广大彝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彝区和谐稳定发展。
新闻推荐
罗建安等市领导开展践行“亲情工作法”走基层活动发挥堡垒作用 尽心服务群众
本报讯(记者方方)走访慰问送关怀,夜话谈心促发展。7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建安、秘书长张毅一行来到五通桥区牛华镇开展践行“亲情工作法”走基层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离任村干部和贫困党员...
峨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峨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