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绍华
“这边一片是我们已经投产的2000多亩茶叶,目前年产值达40万元;那边是扩大种植的1800亩茶叶,预计2年后投产,年产值可望达36万元,人均收入可以提升1000余元。”指着眼前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茶叶,沙湾区铜茨乡龙柱村党支部书记魏先义,仿佛在为大家介绍着村上的金山银山。
“这些茶园,全部由我们自己的茶叶厂加工消化,不再外运销售,节省了时间、精力,更节省了装车运输的成本。茶叶厂还可以帮助周边乡镇的茶园进行茶叶加工,为他们节省成本、提高收益。”魏先义说。
公式变劣势为优势
解决“种什么”
魏先义所说的茶叶厂,就是龙柱村的龙柱山茶叶加工厂,是由乐山市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出资29.9万元、沙湾区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出资30万元、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0万元,龙柱村经济合作社主导建设的。市、区两级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37户贫困户,通过收益分红、劳务、技术指导等利益联结机制,持续为这些贫困户产生收益,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功能。
龙柱村位于铜茨乡东南部,地处沙湾最南端,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共226户838名村民,全村平均海拔850米,属典型的高山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全村一直承袭传统小农经济,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2015年被列为市列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07人,当时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发展思路决定发展道路和发展速度。面对地势偏僻、山高坡多的劣势,怎么样发展经济?走哪条发展路子最适合大家?这是龙柱人十分发愁的问题。
关键时刻,沙湾区脱贫办组织龙柱村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多次到沐川等地参观学习,让大家豁然开朗,龙柱村先前众所周知的劣势,换个思路就是全村发展的优势:山高坡多、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茶叶。
公式“村企共建”三步走
解决“怎么种”
在解决了“种什么”问题后,围绕“怎么种”,沙湾区脱贫办再次陷入沉思。之后,通过深入调研,该区扶贫办结合龙柱村实际和贫困户需要,采取“村企共建”三步走方式。
第一步,着力创建产业品牌拓市场。2018年,龙柱村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村企共建合作协议,龙柱村“村企共建”茶叶产业扶贫项目正式落地,由龙柱村村民委员会在市扶贫开发协会等的指导监督下组织实施,修建占地800平方米的茶业加工厂,配备一套自动化制茶设备。同时,在铜茨乡建设131茶叶优良品种茶园3500亩。
第二步,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茶叶加工厂建成后,龙柱村种植的2000多亩茶叶逐渐满足不了茶叶加工厂的加工量,需要从外村收购茶叶来加工。这样,就可以辐射带动周边营业村、青岗坪等村大面积种植茶叶,逐步在全乡实现“万亩茶叶”的种植规模。
第三步,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龙柱村经济合作社在深入研判“如何延长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提高种植经济效益”这一问题后,将单打独斗的农户联结起来、组织起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公式积极探索
成功打造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2018年,通过电商推广和线下促销,龙柱村龙柱山茶叶加工厂销售总额突破200万元,仅此项收入促进全村村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实现按占股分红。龙柱山茶叶加工厂的产品不仅赢得了市场,还使项目区茶叶种植和加工收入的增长,由过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引导茶叶生产向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并向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观光为一体的茶园基地方向发展,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取得了成功,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龙柱村三组村民祝云就是受益者之一。祝云现年45岁,是一名乙肝患者,前后花去医疗费用六七万元,家中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两个女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之后,在村“两委”帮助下,祝云依托村上的茶叶加工厂,积极发展茶叶种植5.7亩,现已投产3亩,2018年实现年收入9000元,逐步扭转了贫困局面。
龙柱村龙柱山茶叶加工厂的成功打造,是沙湾区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典型案例。下一步,该区将加强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调研,因地制宜制定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库,指导和督促更多乡镇选好项目,加快项目建设,完善资产扶贫收益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此项民生工程发挥更积极的成效。
新闻推荐
阳雀村居民聚居点干净整洁■记者赵径文/图秋高气爽,行走在沐川县乡间沃野,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竹林,遇上一场雨后,别...
沐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沐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