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绿色,是沐川的基本色,也是沐川的标志色。
继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绿化模范县、林业科技示范县和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称号后,今年,沐川县总面积6485.93公顷的竹海丹霞、五马坪、凉风坳升级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该县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又一硕果。
沐川突出绿色这一特质,用绿色动力领跑美丽发展,将优越的生态环境作为后发赶超的巨大优势,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融合,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山区经济发展新路。
打“两色”牌绘绿水青山底色
“颜色偏黄的是老竹子,砍掉横放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5月15日,雨后的沐川县永福镇楠木村空气清爽、翠竹环抱。该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秦虹接地气的示范讲解,让前来参加此次方竹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的120余名村组干部、林竹大户,学到了不少方竹栽培秘诀。
“开展常态化的林农培训,引导做好荒山荒地栽种利用和造林绿化管养,严厉打击毁林盗伐行为,实现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沐川现有林地面积161万亩,建成方竹、苦竹基地12.5万亩,新造、改造和丰产培育林竹14.8万亩,实施森林抚育1万亩……77.34%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让“绿色沐川”这张名片分外亮眼。
绘绿水青山底色,既要打好绿色牌,构建绿色生态屏障,还要敢于亮红牌,对污染企业说“不”。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沐川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上频出“重拳”:淘汰关闭金石集团黄丹焦化落后产能,完成永丰浆纸公司废弃、噪声治理、循环化床锅炉达新标等技改项目,工业招商锁定绿色、有机、循环的新型生态工业,1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0个乡镇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沐川坚守生态底线。
绿色理念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选择,让沐川位列全省35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称号,意味着沐川从纯GDP考核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等综合指标考核。绿色前行,沐川的步伐更加坚实。
绿色聚力生态与发展双赢
绿色聚力,生态与发展双赢,对沐川而言已不再是“愿景图”。
武圣乡草坪村是沐川县最偏远的地方,这个人口仅501人、曾经“钱途”渺茫的穷窝窝如今是该县新规划建立的竹笋种植基地,目前已发展5000亩方竹、3000亩茶叶等绿色优势产业,全村仅方竹笋这一项年产值就达300多万元……“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红利带来的生活质变让村支书周文万分感慨。
在绿水青山的底色上,该县省级现代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扎实推进,6大类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本建成,林竹、茶叶、猕猴桃、魔芋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1—4月,位于沐川建和生态工业园区的森态源公司生产魔芋精粉及魔芋系列食品670吨,实现出口创汇150多万美元。业绩的背后,是该县着力培育以“森态源”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带动85%以上的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份“成绩单”,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460元,增长10.4%。
生态与发展的“共赢”,该县旅游业体现得更为明显。5月中旬,沐川竹海景区迎来新一轮游客潮,凉风习习的永兴湖娱乐山庄日接待游客最高达400余人,老板马科开心地调侃:“我卖的不是饭,是生态。”
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观光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巧妙融合,沐川在推进三产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优势渐显,今年已完成旅游服务类投资8300万元。1—4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2.69万人次,同比增长17.81%;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
新闻推荐
中央媒体采访现场本报讯(崔前东文/图)6月11日,由全国老龄办牵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老年报》等11家中央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抵达沐川县,聚焦沐川老龄事业发展。当天,采访团...
沐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沐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