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榆中 > 正文

张文玲 笔墨造山抒胸臆

来源:兰州日报 2020-07-16 03:04   https://www.yybnet.net/

《玉壶冰心》《山前听泉声》《云系山乡情》《山水之间》《山间小涧》《山乡情》《山村情》《天江坠琼芳》《家乡情》《冰峰雨润水自清》《水润山清》

■人物简介

张文玲,1948年生于甘肃榆中。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协会理事,甘肃飞天书画协会副秘书长,西部书画院副秘书长,甘肃省、兰州市和省地矿局老年大学山水画教师。

少年时受齐白石、李苦禅门生曹陇丁启蒙,临摹《芥子园画传》。参加工作后,求教于著名画家范有信、刘万里。退休后师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抗文生。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出,获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专业组三等奖、北京墨缘书画展金奖。

生动的笔墨、鲜明的色彩、雄奇的山水,知名山水画家张文玲以他独特的艺术语言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分享了他的艺术创作之路。

“我在少年时受著名画家曹陇丁启蒙,闯入绘画艺术的门槛,尔后因上学与工作关系,中断了近五十年。”张文玲告诉记者:“退休后,在西北师范大学抗文生教授的指导下,重操画笔,主攻写意山水,伏案造山。”

“我由《芥子园画传》起步,这为我把住中国传统花鸟画正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说:“《芥子园画传》绝对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统画谱,对传统的中国画进行了十分准确的归纳总结,特别是第二集《兰、竹、梅、菊谱》编写得最为精彩,无论是画法、画理都阐述得很到位,至今未见哪本画谱能超越。”

“国画分两种,一种写意,一种工笔,可以说对《芥子园画传》的临摹学习不管是对写意还是工笔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绘画的第一步就是临摹,不管是齐白石,还是张大千,还是徐悲鸿,这些大师从学国画开始,都是从临摹开始,没有捷径可走。比如张大千临摹石涛的,几乎乱真,所以临摹的好不好,还是实力的证明。”

“构图是画作成败的关键,《芥子园画传》在构图上强调‘三品’、‘六要六长’、‘十二忌’和天地位置,未及其余。”张文玲强调说:“抗文生教授曾说过‘构图是一幅画的生命,如果构图不好,笔墨技巧再好也不行。’这使我悟到,山水画不是客观物象的堆砌,而是有章法的,秘笈就是处理好物象主次、奇正、藏露、虚实、疏密、开合、纵横、高低、动静、曲直、繁简、黑白、大小等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取势、均衡、呼应、错落等基本原则。”

他说:“作画时,我首先立意,确定主题,哪个地方画什么,哪个位置留白不画,以及山的走向、季节、时辰、气象等等,还有构图是用‘之’字形还是边角式,对角式还是三线体,半边式还是破绽圆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构图之初便构想完成的。”

因为《芥子园画传》是木刻印刷本,只以线条的疏密表达山石的肌理结构和明暗关系,没有墨色的浓淡干湿和远近区别。所以,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只是平面图的呈现。对此,抗文生教授也认为:“山水画是用墨推出来的”。

“用墨是营造三维空间的重要方法。”张文玲颇有感慨地说:“我画近景用焦墨或浓墨,画中景用淡墨,画远景用清墨。笔尖醮墨,在背光的墨线上起笔,由浓到淡渲染,彰显出山的立体感和光感,显示出山的巍峨与壮丽。画树则以笔线的粗细表示明暗,树叶则采用破墨法,或浓破淡,或淡破浓,使得画面活起来,不形成死墨。”

人尽皆知,中国画画的是物象、哲理和情感,画家在创作中也是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因此,可以说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除了笔墨造型,在构图上要彰显物象的对立统一关系,还必须有‘意境’。”张文玲告诉记者:“何谓‘意境’?我的理解是能够引起观众的联想、想象和思考的韵味,而写生便是营造画面‘意境’的基础。平时多写生,把自然界最生动的物态记录下来,作画就自然有了‘意境’。”

去陇南,张文玲看到了有云无路的高山上有层层梯田;在去临夏的路上,他看到了有一女人在桃花丛中呼唤山坡上耕耘的丈夫;在宁夏青铜峡,张文玲在夕阳下小舟行进,恣意享受着杨柳相迎、微风拂面……

“我把行走中每一次感动和感悟都用笔墨留于纸上,于是画面就有了‘意境’。”他十分感慨地说:“这使我提笔用墨间达到了客观实物和主观心象的融通,是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我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从古至今,大自然与生活都是艺术的源泉,面对丰富壮阔、瞬息万变的自然景物,我只想让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凝结在画布上,使之成为永恒。”

中国山水画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道学、儒学、佛学、哲学、文学、美学和心学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入,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它没有离开南北朝“谢赫六法”的框架。

“气韵是山水画的神彩。”张文玲认为:“‘六法’第一是‘气韵生动’,我首先是按照唐代诗人王维所说‘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在画面上留出一定空白。其次,在构图中采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手法。最后,在留白中用湿画法,以淡墨、清墨渲染出飘渺的云气。这样,画面就有了‘气韵’,有了灵动感。”

“通过省史志学会一位老友举荐,我认识了山水画家张文玲。”知徒莫若师,抗文生教授说起张文玲也是颇为欣慰:“至今为止,我们之间笔墨交往、说文论艺已有多年。眼看他的山水画脱尘而出,屡屡入选各级展事、典册并多有成功拍卖与社会传播,不觉愉慰甚甚。”

“‘技从艺,艺属文,文载道’,这是我多年来课徒讲义中的一句话,讲给许多社会‘画家’,不甚了了,乃至终年玩技为尚惟屑一形。”他告诉记者:“但是在张文玲这里似无这些障碍。他以家乡的兴隆山为模,以所从事的文史案卷为范,把笔下的山水推向了一层又一层的深厚与高度。”

“张文玲的山水画作是从点滴业余时间与居室小几上磅礴而出的,持稳内敛、文思巧墨、云空氤氲是为画作的主要风格。”抗文生认为:“当然,每幅画中的章法与笔墨变化,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心迹曲折与新我再生。山就在那里,但山的地质节理,季节变化、气象条件加之画者主观感受人文修为,化合了纸面的审美语言。”

他感慨地说:“写生是张文玲山水画的基础。中国山水画不是照片,也不是素描,而是超越素描的心‘意’,反映物我本身。写生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没有写生能力,就没有造型能力和独创能力。而作为一名画家,最忌讳三种情况:一是一味摹仿古人名画,二是拼接他人作品,三是闭门造车。”

“张文玲的画完全是他写生的积淀。”抗文生说:“他在外出考察和旅游中,把自然界最生动的物态记录下来,把最强烈的感受记录下来,把物我之间的气息吐纳记录下来。通过写生,找出自然规律,让画面及内容符合人们对自然的视觉、感觉、推理和心理需求。”

交谈之后,再观张文玲的山水画作品,其传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和独有特色的感觉更加清晰。他的画气韵生动,主次分明,每幅画都有奇险的山崖,下有岩石树木支撑,奇中求正,且错落有致、虚实相生。山体或藏或露、树木或疏或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都有呼应关系。山泉、屋宇、人物都限定在九宫格之中,没有随意之笔。山有远近,物有地域,树有属种,屋分时代,人分男女。染色也依据地质地貌特征,随类赋彩……总之,他的山水画具有意境和气势,醒目、悦目,在人的视觉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冲击。

“作品是受众完成的——这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概念。”抗文生由衷地表示:“张文玲的山水画已然受到了诸多的关注与喜爱,亦可权作对作者来路足迹的一种认可吧。抬头看山,云雾飘渺,画山如攀,成定于悟,我们期盼作者带给大众更多的视觉大美。”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新闻推荐

关于公开征集蔡虎军等人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

犯罪嫌疑人李黎明犯罪嫌疑人许新成犯罪嫌疑人蔡旭忠犯罪嫌疑人冯建刚犯罪嫌疑人梁徽犯罪嫌疑人魏玉龙犯罪嫌疑人常瑞犯罪...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张文玲 笔墨造山抒胸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