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榆中 > 正文

孝老爱亲好模范杨翠兰 以身作则播撒传统美德

来源:兰州晚报 2020-06-29 03:05   https://www.yybnet.net/

杨翠兰,荣获2012年兰州市“百名孝星”,2012年兰州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2017年度百佳“兰州好人”,入选2017年“中国好人榜”,兰州市道德模范、兰州市“百名孝星”等荣誉。

出生在甘肃榆中北山的杨翠兰,用近40年的春夏秋冬,担负着一名妻子、儿媳、大嫂、女儿和5个孩子母亲的责任,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也没有叫过一声累,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播撒在了榆中的大地上。

疫情期间的巾帼战士

疫情防控期间,杨翠兰发挥村妇联主席的作用,第一时间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自1983年结婚以来,杨翠兰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1988年婆婆被诊断为癌症后期后,杨翠兰先是在兰州陪着婆婆住院治疗了3个月,每天端屎端尿,按时擦洗身子。婆婆回家休养的4个月里,杨翠兰在操持20亩麦子和20亩豆子的同时,更是悉心照料着婆婆和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30多年来尽心尽力伺候公公的好儿媳。婆婆去世后,家族长辈将年老身弱的公公安排给了家中的三弟,但是老人执意要大儿媳杨翠兰照顾。就这样,30多年来她如一日的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每天早晨乐呵呵地为老人煮好罐罐茶端到手里,给老人定时洗晒被褥,叠被子,变着法给老人做一日三餐。

弟妹心中的最美嫂娘

1985年,家中最小的弟弟韦军仓考上了高中,杨翠兰在一大家子要张口吃饭的情况下攒下粮食,凑上白面,和丈夫一起用自行车推送到40公里外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的第二中学,每学期都要送一回,一送就是3年。成家后的10年,每每过年,韦军仓和弟妹们30多口人都会从各处聚到杨翠兰家过年,给大嫂齐唱上一首《嫂子》,这成了他们家最幸福、最热闹的聚会。乡邻点赞的最美母亲。杨翠兰还拉扯大5个孩子,5个孩子中有3个是杨翠兰的亲生儿女,2个是2005年因娘家弟弟家中发生车祸,留下的年仅3岁和5岁的2个孤儿。当时很多亲戚都说,她的家庭负担已经很重了,建议把孩子送人。杨翠兰于心不忍,将年幼的侄儿、侄女接到了家中,在两个孩子的拉扯和教育上,她付出了比自己孩子更多的心血。目前,有4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小的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二。

为母亲养老送终的孝女

弟弟和弟媳遭遇不幸后,杨翠兰的母亲受到刺激精神失常,照顾母亲的责任也就落在了她一人身上。每天她都要做好吃的送给母亲,最少的一天也要来返四个来回看望母亲,母亲病情加重时她还要陪母亲睡觉,整日的奔波令她疼痛的双脚都挨不了地,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地照顾了母亲整整10年,直到母亲2016年去世。

2000年村民推荐杨翠兰担任了村妇联主席,看到村里很多人还摆脱不了贫困,杨翠兰积极向大家推广百合种植知识,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种地行家”“农技技术员”“孝老爱亲的好模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于永昭

新闻推荐

甘肃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工作启动

【本报讯】6月18日,甘肃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工作在榆中启动,甘肃众启合矿业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甘肃省开展非道路移动...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孝老爱亲好模范杨翠兰 以身作则播撒传统美德)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