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门诊的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做中医理疗
11月26日上午,兰州市老年公寓里,90岁的丁玉奶奶正在活动室里“活动筋骨”,她一边锻炼一边说:“身体健康就是最幸福的事。”曾经需要助推器行走的她,通过公寓引进的医养结合项目,每天坚持中医理疗,现在已经可以自由行走。当日下午,临夏路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60多岁的崔尚忠和许多爱好读书朗诵的辖区老人们正在诵读诗歌。他们成立了黄河读书社、书画社、舞蹈队、乐器班、棋牌社等文娱活动团体,崔尚忠用真挚的感情朗诵原创诗歌:“社区书墨飘香、轻歌曼舞,我们的夕阳生活在这里收获幸福……”无论是丁玉奶奶享受到的“健康幸福”,还是崔尚忠获得的“社区幸福”,“让老人幸福”一直是兰州市养老改革的终极目标。截至2018年底,兰州市户籍老年人口达71.4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76%。面对高于全国、全省老龄化平均水平的形势,兰州市正在持续不断推进养老体制改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人数达36.3万人,年服务人次400万人;已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76个,备案管理各类养老机构31家;率先建立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制度、养老服务和安全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制度和政策……
1
开展医养结合公办养老机构创新发展
在兰州市老年公寓一楼,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公寓门诊部的牌子十分醒目。老年公寓于2018年1月与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开启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关节炎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腰腿痛可以通过烤电理疗得到缓解,肌肉神经痛可通过按摩减轻痛苦……”讲起中医理疗对老年病的治疗,张琦胜滔滔不绝。他不仅是中国健康讲师团金牌讲师、中医药专家,而且是医养结合专家,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公寓门诊部主任。用张琦胜的话说,他的特长在老年公寓得到真正发挥。“针灸、拔罐、推拿这些中医理疗项目特别适合老年病的治疗,现在我还将整理总结了近3年的100多种‘食疗’方法,推荐给老人们,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保健方面的独特作用。”张琦胜说。
近年来,兰州市开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尤其在多所公办养老机构中推行。“今年,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均按照医养结合的思路设计,配置了卫生保健用房、医疗用房、诊疗室、护士站等医疗用房,确保建成后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养护等服务,这将助推兰州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进一步发展。”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副科长王永祥说。
不仅如此,兰州市还在城关区康乐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医附属医院、城关区亚东医院、兰州市手足外科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增设了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1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29家,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6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2家,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协作服务21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达93.5%。
2
提供优质服务民营养老机构加速发展
提供“酒店式服务”是静和老年公寓的服务宗旨。作为一所民营养老机构,静和老年公寓不仅在“硬件”上打造酒店式舒适环境,而且在“软件”上提供115项酒店式服务,深受老年人喜欢。静和老年公寓开业不到2年时间,入住率达到了50%以上。“这几年,在兰州创办民营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到很多优惠政策,各界都对养老行业开辟绿色通道,这让企业可以安心为老人搞服务。”静和老年公寓院长杨贵茗说,“民营养老机构把服务做好了,把老人照顾好了,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目前,兰州市民营养老机构有15所。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提升社会力量积极性,兰州市连续多年来积极解决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难题,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其中,在全省首家实施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对全市经法定许可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经评估、考核合格后,对入住老年人分自理、半失能、失能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护理运营补贴,使养老服务惠及到全市更多老年群体。
同时,兰州市还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养老服务安全评估制度。从2016年开始,兰州市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据行业安全标准对全市养老院从消防、食品卫生、用水用电、特殊设备、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安全评估,有力促进了养老院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
引进专业团队居家社区养老多元发展
在临夏路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以照料中心为依托,引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社会组织第三方,给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膳食供应、医疗保健、康复训练、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特别是为高龄、空巢、独居等老人提供免费、低偿服务,老年人从生活医疗,到学习娱乐处处享受“专业”服务、“贴心服务。
2012年以来,兰州市已累计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76个,其中城市249个,农村527个,覆盖率分别达53.3%和76.7%,“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正在逐步推进。如今,居家社区养老更以日间照料中心为载体,整合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通过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鼓励养老服务组织建设、运营、管理为老服务驿站,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型、社工服务型、企业连锁型、机构延伸型、物业服务型和农村互助型”六大类居家社区为老服务模式。涌现出了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建西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安宁区培黎街道向阳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等一批省级示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同时,兰州市探索建立养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建立了三社联动制度,为三无、特困、空巢、失独、孤残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目前已在全市试点打造了10个三社联动示范服务点。今后,兰州市还将以打造“幸福兰州-为老驿站”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牌为重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兰州养老模式。
4
增强兜底保障社会福利机构全面发展
保证老人们吃到新鲜、卫生的食品蔬菜;合理搭配三餐,每周都要制定食谱;增加了下午餐点、水果和夜宵;按照不同的节日风俗,提供丰富的节日饮食;定期为老人制作生日饭……在兰州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们的一日三餐是这里的头等大事。在餐厅门口墙上,是食堂员工打造的“风味人间”展览墙,上面有每周制定的餐谱,还有老人们评选出的最喜爱饭菜照片。兰州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后,现代化的居住环境、贴心的服务项目,让这里的老人们赞不绝口。“来,陈阿姨,吃饭了,今天吃牛肉粉汤,是食堂新推出的菜,您尝尝好吃不。”每到午饭时间,社工会准时将饭菜送进老人们的房间。
近年来,兰州市不断增强养老兜底保障,投资9348万元建成运营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投资2.93亿元新建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该项目于2016年开工,计划2020年初完成验收后通过“公建民营”模式运营。同时,投入1850万元用于市老年公寓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投入2074万元改扩建市社会福利院“三无”老人住宿区,投入500万元资助安宁、红古、榆中、皋兰和永登等县区建成了综合福利中心,使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托底能力显著增强。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昕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吕霞)11月22日,记者从省纪委监委获悉,甘肃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