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元
1967年冬天,我从北京回到榆林。1968年开春的一天,我和榆林中学同学张波就接到榆林报社的通知,说是根据当时办报的需要,决定吸收我们两人以记者的身份,参加《榆林报》新闻报道的采写工作。我们自然是喜出望外。此前,我们办《新榆中》报,早就学会并且掌握了照相技术,我们还会用三脚架固定相机进行自拍,在红石峡、南门外、东城墙上留下许多拍摄足迹。
记得到报社编辑部上班的第一天上午,我去得较早,打开放在窗台上的收音机,正好播放由殷承宗钢琴伴奏的《红灯记》选段,李铁梅唱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站在编辑部二楼的窗前,看着大街上过往的行人,我心里非常激动,那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美的声音,尽管此前对京剧并不熟悉。在编辑部,我们见到了榆林报社的许多老前辈,像葛培瑞、崔天铎、刘智、高至宝、王健、师明林等,他们一个个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在资料室,我从王淑珍老师那里借阅了不少从未接触过的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资料。在排版车间,我认识了许多女职工,她们拖着字盘,熟练地从字库里取出相应的铅字,劳动强度非常大。在印刷车间,我认识了宋师傅等憨厚的工友,他们是一张报纸印刷最后一道工序的把关者。还有一位晚上工作、白天很少见面的神秘人物,我只记得他的长相,就是叫不起他的名字,他是专门负责记录新华社电讯稿的,这些稿件可是要上报纸头版头条的呀。
在我们跟着窦老师下县采访的日子里,第一篇新闻稿就是报道绥德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这是我们的处女作,此后又报道了其他县的消息等。那时到县上去采访,都住招待所,没有床,只有土炕,我们三个人睡一盘大炕,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记得当时报社还给我们发了“记者证”,是红色塑料皮的,几次搬家不见了踪影。
1968年年底,我和张波一起下乡插队,离开了报社。张波后来走上文学之路,主编《塞上柳》杂志,结识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出版了一些反映榆林大美河山、风俗人情的书籍,成为榆林地区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还担任过榆林市文联副主席一职。我从事了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子。1970年,我在定边县黄湾公社左庄大队驻队,给《民兵建设》杂志写了一篇通讯,题目是《是眼尖,还是斗志坚——记左庄大队女子民兵连》,很快就被刊发,我还收到了编辑部寄给我的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这是我为当过记者交出的满意答卷。此后,我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地方志的写作与研究,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了100多篇各类体裁的文章,编辑出版了《榆林地区中学生作文选》《榆林地区教育志》《榆林关公庙》《明朝榆林总兵》《榆林市教育志》《榆林市城乡建设志》《图说榆林古塔》等著作。在我出版的书籍名称中,始终离不开“榆林”两个字,一方面,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榆林人,对榆林文化有自信;另一方面,与那年在榆林报社当记者的经历有极大关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应...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