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西北多福地兴隆最不凡

来源:兰州日报 2018-12-05 02:12   https://www.yybnet.net/

当我们筹备搭建兰州日报/ZAKER兰州《西游记》这个专栏频道时,我们试图用过去、现在、将来,或者历史、地理、故事、市井、人情来构架这部有关西游的故事,中国的西部千里延绵,西部风土浩瀚如歌。

然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被摆放进提前画好的框子里的。于是,我们索性手写我心,在笔端、在纸上、在手机端……只想和你一同寻找属于西部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写一个真实的西部,我们要拍摄一个五彩的西部,这是属于日报读者和ZAKER用户的“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需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共同书写,我们希望更多的西部人,更多与西部有故事的人,与我们一起来写。

以兰州为中心,以脚步为半径,兰州日报/ZAKER兰州同步推出全新的兰山副刊半月专栏《西游记》,寻访名山大川,对话西部人物,聆听西北声音……

来吧!与我们一起书写和记录,让你的文字、图片、视频带着你的温度,进入融媒体的世界。是的,除了报纸,也可下载ZAKER兰州,线上领略“西游记”里更多的精彩内容。

开栏的话

榆中兴隆山对,于每一个兰州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春季踏青去兴隆山盛,夏纳凉消暑去兴隆山深,秋登高赏红叶去兴隆山寒,冬赏雪还去兴隆山可,以说这,一座山贯,穿着兰州人的四季,也深深融入了他们的日常中。关于兴隆山的故事,更是值得听上一听。

在大西北历史厚重且格外灵秀的兴隆山,素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

从兰州出发,东南向,45公里,榆中县境内。再西南向,6.8公里,一座高峰拔地而起。顺势而入,便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越是深入,植被就越是茂密。一别大西北的干燥,湿润而气温也随之下降,若是夏季,仿佛一下子遁入雨后空山;若是寒冬,白雪则越积越厚。

每年“十一”长假过后的二十多天,是兴隆红叶最漂亮的时节。这个时候,也是人们游览兴隆山的高峰时期。待到金色的秋景过后,红叶泛起焦色,带着深秋的余韵和初冬时节的乍冷还寒。这个时候再去兴隆山,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空山的宁静和禅意。

而关于兴隆山,是既熟悉又陌生。记不清有多少次,陪伴家人来爬山,这里也是外地朋友来兰必去打卡的地方之一。关注的重点多是每一季不同的景色,但有关兴隆山的故事,却是值得专门前去一听。

在兴隆山脚下,记者见到了此次为我们讲故事的李文惠。作为土生土长的榆中人,李文惠对兴隆山的感情可不一般,所以,她留在了兴隆山,向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们讲述兴隆山的故事。

西北多福地,兴隆最不凡。兴隆原为兴龙山,清康熙年间取“败而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兴隆分二山,东为兴龙山,西为栖云山。乾隆年间根据山势称东峰为兴龙山,又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将西山取名“栖云山”。兴龙山、栖云山、官滩沟、马啣山、二龙山五大景区构成了这片离兰州市区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

保护区山脉系祁连山山系东延部分,由马啣山系的高中山群所组成,两座主峰兴隆山和栖云山,均由马啣山脉曲折而来,又与马啣山呈马鞍形对峙而立。山体长约37公里,宽约17公里,山势走向呈西北西东南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000至3600米之间。马啣山主峰海拔3670米,是黄土高原范围内唯一超过3600米的高峰。

由于气候原因,兴隆山的植被呈明显垂直带状分布。从山下向山巅依次是:以白桦、红桦、糙皮桦、杨树、辽东栎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也是兴隆山红叶的主角;再向上,高大青葱的云杉属于温带常绿针叶林,常年青翠挺立在山涧;随着海拔的升高,便是寒温性灌木林和高山草甸。

东山路平缓,西山陡峭。人们大多选择从东山上山,坐缆车到西山顶,后从西山下山。这样不走回头路,还能一览两山的风光。所以,这一次我们也选择了这样的路线。

想要上山,就先要过桥。从山顶发源的山泉水,依山势而下,最终在东山脚下汇聚成了一条清澈的峡河水。水面上有桥,是兴隆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卧桥。卧桥本叫云龙桥,是兴隆山的东西两山各取一字而得名。红瓦绿墙,纯木制结构,踩上去吱吱作响。“这不是一座简单的桥,”李文惠一边走,一边说道,“按照架构来说,在修建这座桥的时候先建两边的大堤,大堤建好以后,在两岸各放一根大木,再将七根竖的大木对应放入,互相叠加伸臂。桥的重量在桥的两端,好像握紧的两个拳头,又名握桥。当地人见其横卧于水面,便以卧桥相称。提到兰州握桥,最有名的要属‘旧兰州八景’之一‘虹桥春涨’的雷坛河握桥,被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认定为中国木质桥梁伸臂式桥的典范。”

过桥之后,就正式踏上了东山兴龙山。登山而上,移步易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第一道山门牌坊。牌坊门上书四个大字——“陇右名山”,这是1983年7月21日胡耀邦登临兴隆山之后,于1986年4月24日为兴隆山的题词。山门背面也有四个大字——“秀比峨黄”,这是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朱穆之在1988年来兴隆山时的题词。意味兴隆山的秀丽可以与峨眉山、黄山相媲美。而最早对兴隆山风景称为“秀”的是于右任,在1941年登临兴隆山,回到南京后,就向全国发出“西北风光何处秀,当属榆中兴隆山”的溢美之词。

蒙古可汗成吉思汗、清代道人刘一明让兴隆山在历史上留名

穿过牌坊继续上山,记者问李文惠,兴隆山如此盛名,应该不仅仅是因为这秀丽的风景吧。“那是肯定,追溯兴隆山的历史,也有很多个动人的故事。”

据记载,最初让兴隆山声名远扬的是曾在此修炼,与兴隆山渊源颇深的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

原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的刘一明,原名叫做万周。乾隆二十八年,刘一明拜榆中龛谷老人为师学道,龛谷老人传授给刘一明“三教一家”之理。后来,刘一明遵师命,辞别龛谷老人,拜隐身在陕西褒城仙留镇的齐丈人为师,学了很多中草药的鉴别和用途,齐丈人主张“三教合一”,让刘一明钻研《论语》,奠定了刘一明后来合儒、释、道三教为一的理论基础。在清乾隆四十四年,已经46岁的刘一明长住兴隆山的西山栖云山,长达42年。在这42年间,刘一明在兴隆山主持修建了庙宇六十二座,著书三十多部,为兴隆山的道教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人有诗赞曰:尘世造化窝,一明修真处。杂学济后世,陋室传千古。

而前文提到的卧桥,也是刘一明提议建造的。并且,他还曾写下“两只空拳握古今,握到了还需放手。一根竹竿挑风月,挑到了还需歇肩。”以表建造卧桥的初衷。

在兴隆山,佛教与道教并存。在兴隆山东山的山腰,有一座香火很旺的大佛殿。不同于地方佛教寺院的是,这座大佛殿的东西偏殿是成吉思汗的文物陈列馆。兴隆山为什么会有成吉思汗的文物陈列馆呢,这是因为在1939年至194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在兴隆山停放了长达十年之久。这位征战一生的蒙古可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都留下了一个个的谜团。

而他,与兴隆山的渊源也颇具传奇色彩。有一种说法,成吉思汗征战沙场的时候,曾到过兴隆山;还有一说,成吉思汗身中毒箭,生命危在旦夕,最后没能回到草原,在兴隆山过世了。不论传说是否当真,但成陵在兴隆山停放了十年,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跌宕,1939年兰州作为当时的抗战后方,相对安全。为了保护成陵不被破坏掠夺,在1939年5月10日,便从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正式迁移。沿途经榆林、延安、西安等地,最后,在1939年的7月1日到达兴隆山,一直停放到1949年的8月13日,长达十年之久。

在这十年当中,蒋介石两次登临兴隆山,对成吉思汗拜谒,后来蒋经国以及邵力子、白崇禧、于右任等人都来祭拜成吉思汗。在兰州解放前夕,马步芳将成陵迁到了青海塔尔寺,在全国解放以后到1954年,成陵又从青海塔尔寺迁回了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

迈步进入陈列馆,一尊成吉思汗的塑像立在正中,威严不可一世。正当记者仔细观看时,李文惠开口说道:“你有没有觉得这尊塑像很眼熟?如果你看过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的话,就会发现其中扮演成吉思汗的演员和咱们现在庙里供奉的成吉思汗塑像是很像的,原因是在拍摄这部电视剧之前,导演组和摄制组首先来到兴隆山,以这座塑像为原型来挑选扮演成吉思汗的演员。”

陈列馆内部的布局则是根据内蒙古成吉思汗的后裔沙尔勒的回忆所形成的,按照蒙古族的陈设摆列,放着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张贴着一张疆域图,彰显着成吉思汗曾经的辉煌。

另一侧的偏殿中,是跟随成吉思汗征战沙场的妻子忽兰的衣冠冢。相传,不管成吉思汗身处何地,身边总是能看到忽兰的身影。身前陪伴在侧,死后亦是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也为兴隆山增添了一丝令人慨叹的浪漫。历史让兴隆山有了厚重的底蕴,两山的风光也毫不逊色

拾级而上,跟随着李文惠,看着美景,听着故事,山涧的凉风吹来,早就把登山的疲累吹得无影无踪。“滴答,滴答,滴答……”一边调整着呼吸登山,一边耳边传来流水的声音,越是往上走,水声便越是清晰。不一会,就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立在石阶旁,亭后有一汪清泉。

既是登山寻景,那么这里便不可错过。快步走进细看,泉上卧一巨石,泉水从石缝中,一滴一滴流出,汇成一汪泉水。“你看,这块巨石叫做滴泪岩,是原先山上的樵夫化成的。相传王母娘娘邀请周穆王西游时,路过兴隆山,被这里的仙境所吸引,于是派一名仙女前来护山。天长日久,仙女和山上一位年轻樵夫相爱,王母知道后大发雷霆,仙女因此触犯天规,被王母打下凡间,压入此石,年轻樵夫见此悲惨情景,抱石痛哭,不忍离去,最终化为这座岩石,至今还流泪不止,这一滴滴流淌出来的泉水,就是樵夫的眼泪呢。有诗为证:巍巍天庭西王母,错把良女逐出宫。天宫若有登记处,安得今朝泪泉涌。”李文惠也出神地望着流淌的泉水,幽幽地说道。

有了传说故事的加持,李文惠继续神秘地说,其实这个滴泪泉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泉水一年四季都不结冰,不论天旱还是雨丰,泉水也都不会干涸。如果有人在旁大声说话,那么泉水流淌的速度便会加快,等到周围安静了,就又会回到原本的流淌速度。

泉水前的凉亭,名唤滴泪亭,现在是游人登山休憩的地方,可爱情故事,却随着滴答滴答的泉水,永远流淌着。

转身别了滴泪岩,继续登山而上。移步换景,即使来过多次,在登山的过程中,也都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在记者看来,兴隆山的风光,妙就妙在地处大西北,还能如此灵秀。而这一份灵秀,来源于漫山的茂密森林。那么,为什么独独就在兴隆山?

听到记者的发问,李文惠笑着解释到,有别于黄土高原,稀松且无法储存水分的黄土,兴隆山是石头山,并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从山顶到山底有一条泉线,雨水多,石头山能储存水,雨水少,石头山也能吸收地下水。所以兴隆山林木茂密,古树参天。

记得《徐霞客游记》中,有这样一句:山之骨在于石,山之态在于林,山之趣在于水。山川造就奇景,兴隆山占全了石、林、水,夏有隆山增秀、栖云仙阁,冬有寒山积雪,再加之峡河绕流、峦山列戟等等,榆中八景中,兴隆山就占了多一半。

登顶东山,感受海拔2400米空气的清冽。远眺,焦黄的叶子与长青的松柏相配,层层山峦氤氲在飘荡的雾气之中。秋末初冬,登山也还是出了一身微汗,让人轻松痛快。

此时,寻访兴隆故事的行程,并没有结束。栖云美景就在对面,抬眼可望。于是乎,连通两山的索道便是记者一行的下一个站点。

下山至索道,脚步更是轻快。这座连接东西二山的索道,分别架于兴龙山的朱德纪念厅和栖云峰的自在窝,跨度720米,落差97米,垂直高度200余米,客容量20人,单程运时5分钟,被誉为“金城第一索”。搭乘索道,既可俯瞰饱览兴隆胜景,又可体验高空飞跃的惊险刺激。既能纵观兴隆山两峰对峙,又可一览一水中流的绝妙景观,着实体验了一回航拍的视角。

西山更高。索道呈上升爬坡,2500米的海拔,相比东山高了整整100米。还没有过足瘾,便到了西山栖云峰。第一站看到的就是道士刘一明的修真处——自在窝。占地面积106.73平方米,由上、中、下三台组成。上层系砖木结构房舍,是刘一明炮制药丸之地;中层三孔砖洞为藏书室(洞),存放刘一明各种书版(即道书十二种原刻版);下层砖窟是刘一明著书、诵经处,东侧小砖窟,螺旋式屋顶,呈八卦形,窟内石板作炕,为刘一明卧室。

浓淡不一的云雾,缠绕着山尖,又流淌至山腰。深呼吸,空气中好似多了一些植被特有的清甜。栖云之名,果真不虚。

顺山而下,能看到二公祠、朝元观、三清殿、黑虎松、面壁石等等,众多的宋、元、明、清时期留下的古迹。虽是石阶陡峭,但下山寻访,便也轻松自在了些。

一路上,路边形态各异、高低不等的植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拍照搜索,发现了马先蒿、早熟禾、水栒子、淫羊藿、山梅花、刺蔷薇等等数十种,而且,这些植物大多都可入药,效用尤其针对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易患的病。在搜寻植物的时候,偶尔还会不经意发现一些小动物的踪迹。

快至西山脚,一幢精美而兼收中西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别墅隐藏在林间,“这是蒋介石的官邸!”记者和李文惠异口同声而出。1940年,民国省政府为迎接蒋介石来兰而专门选址兴隆山修建了这座别墅。内设有客厅、候见室、侍从室、会议室、机要室、卧室等,房后还有防空洞,建筑面积281.58平方米,楼里的原布局和设施完全按照苏联风格装饰。

蒋介石一共来此居住过两次,一次是专程来兴隆山对成吉思汗陵安放情况进行视察并拜谒。第二次是1943年8月3日至10日,蒋介石偕同夫人宋美龄来兴隆山游览观光,并在兴隆山召开了为时三天的西北军政长官会议。这一次,蒋介石在兴隆山只住了一夜,其余时间住在兰州的九间楼。他的夫人宋美龄在兴隆山住了七天。其实,蒋介石选择在此建别墅的主要目的,是打算邀请斯大林在此密谈援华事宜,后来因种种问题此事没有实现。

再继续向着山脚前行,茂密的林间安放着甘肃省第一位共产党员张一悟的英魂。至此,这一次兴隆山寻访便告一段落。

待到一场大雪落下,兴隆山的东西二山便会封山,一切埋藏在皑皑白雪之下,酝酿一冬。等到冰雪消融,草木重返青绿,便又是一年好时节。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言文文/图

新闻推荐

关爱山区孩子关注脱贫攻坚兰州日报社携手企业为中连川小学送温暖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贵智)12月4日上午,榆中县中连川小学校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兰州瑞京糖尿病医...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北多福地兴隆最不凡)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