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90后兄弟的陶艺之路

来源:天水晚报 2018-11-22 16:55   https://www.yybnet.net/

康晓龙(左)和弟弟研究彩陶纹饰

近日,在甘肃省榆中县博物馆五楼多功能厅,一场《穿越历史时空·追寻文明之光》的彩陶文化讲座,不但让现场聆听者初步了解了远古先民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还捎带着过了一把制陶瘾。讲座结束后,讲解人康晓龙被榆中县博物馆聘为彩陶文化和彩陶制作技艺指导老师;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康晓龙陶艺工作室”也被榆中县博物馆挂牌为彩陶文化和彩陶制作技艺实习基地。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彩陶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康晓龙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走进秦安,只要一提起兴国镇康坡村康新田家,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彩陶。康新田是康晓龙的爷爷。这些年,受爷爷传授,父亲康存良很好地继承并创新发展了制陶业,且成立了自己的陶艺制作工作室,目前以外聘教授的身份在天水、兰州等高校授课。

对于康晓龙和弟弟康晓刚来说,受爷爷和父亲多年言传身教和自幼耳濡目染,如何发展、创新和传承制陶业是他们成天思考的问题,制陶似乎已成为他们此生宿命,且注定为此坚守一生。

“在农村,小时候一起和泥巴、捏泥人泥物,是男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也许正是缘于这个天性,我和弟弟自打记事起就爱跟在忙于制陶的爷爷后面,见样学样,不知不觉间拿捏泥巴的感觉就来了。”康晓龙说起自己多年来执着制陶的初衷,憨厚地说。

说起此生和彩陶结缘,康晓龙说,自太爷爷辈算起,康家一门四代一直在做陶。只是以前,老辈们大多做的是百姓日常所需的瓦盆和瓦罐,以此交换一些生活必需品维持生计。爷爷和父亲也都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子人。

“记忆中从四五岁起,自己几乎成天围着出出进进忙碌的爷爷看烧陶。老人和泥、拉坯时,我就在一边胡捏乱玩,陶器烧好出窑后,一趟趟帮着往外抱。年龄再稍大点时,我就挑着两个小铁桶去河边挑水,回来看爷爷选土泡泥。”康晓龙说。

上初中后,康晓龙利用课余时间,开始学着仿做大地湾人头瓶,由此踏上自己的制陶学习之路。中考后的那段时间,爷爷以画好每个人头瓶上的纹饰就付1元工钱为“诱饵”,鼓励他安心在家学做彩陶。刚开始康晓龙觉着新鲜,慢慢地画得越来越多,手感也越来越好,油然而生的浓厚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高中毕业后,康晓龙没考上大学,看着身边和他一样落榜的伙伴都结伴外出打工,康晓龙也曾有过短暂的心动,但之后便打消了外出觅活的念头,摒弃一切杂念开始了以“陶”为生、以“陶”为乐的日子。

“自家老窑里有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屋中间安置着一个转轮。高考结束那年后半年,除去一日三餐和睡觉时间,我几乎在那个屋里没出来过,爷爷每隔几个小时便过来指点一下。几个月下来,看着自己在拉坯制型、烧陶、刨光等手艺方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爷爷和父亲均发出由衷的赞叹。瞬间觉得,自己吃多少苦都值了。”

康晓龙说,爷爷把一生都交付给了制陶业。这些年来,老人除了迎合市场制作日常所需器物外,还于上世纪80年代对大地湾人头瓶进行了复制。目前,大地湾博物馆展示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的复制品,皆出自爷爷和父亲康存良之手。

正是缘于这份执着与信念,在彩陶制作过程中,康晓龙和他的父亲一直力求通过最传统、最原始的技艺,呈现彩陶最本真的面貌。就目前康家彩陶而言,烧制完成的陶器绘制的颜料,也是他们自己从石头等原料中手工提取出的,其目的是让颜色持久不易掉色。他说,目前自家发明的这种彩陶彩绘颜料正在申报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此同时,他们的作品目前不仅在国内展示和销售,还被远销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制陶和传承彩陶文化,让其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从祖辈手中学到手艺后,在坚持秉承精湛技艺和传统艺术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创作出适合时代、适合大众审美且更具有实用价值的陶器,赋予它们更多的功能和新的生命,我觉得这才是传承的意义所在。”康晓龙说。然而,就目前而言,传承方面他也很是担忧,原因是学习这门手艺挣钱少、耗时长,潜心前来学习制陶的年轻人不多。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在天水师范学院几年授课,他发现大学生们都很喜欢制陶课程,而他的弟弟目前也在秦安县各中小学校教授孩子们制作彩陶、了解陶艺。

与此同时,为了发展彩陶工艺,吸引更多的人走近制陶,学习制陶,秦安县、兴国镇两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康坡村建立彩陶体验馆,并于今年10月成立了康坡村陶艺扶贫车间,组建了陶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村里5户贫困户和120户热衷制陶业的村民,康晓龙兄弟负责义务传授制陶技艺。康晓龙明白,将彩陶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仅靠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还要凝聚更多的力量,靠大家努力去完成。

(通讯员 王兰芳)

新闻推荐

一线牵南北 携手共作为

“一带一路·兰州走进北部湾”媒体团参观采访那考河湿地公园,南宁生态宜居的城市魅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报记者韦...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90后兄弟的陶艺之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