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易经》,在2600年前就已经对集市这一商业形态有了系统化的关注。历史上,集市的存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的产生。而在如今的城市中,最能体现“集市”原始风貌的就是菜市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忠于生活的人,一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一定会喜欢菜市场。这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地方,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更清晰地体会到生活的本源与纯粹。拥挤的人流、吆喝的小贩、讨价还价的老人、熙熙攘攘的过客,柴米油盐酱醋面,烟酒糖茶锅碗盆……这些城市生活中最本真的气息,藏在菜市场的每一处角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自发形成的规模化菜市场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农贸自由市场得以恢复,依靠其灵活、新鲜、自选等天然优势,菜市场很快成为百姓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民生场所之一。此后,在消费升级的热潮下,我们的菜市场从马路市场进化到大棚市场,又继续提升到标准化肉菜市场,这使老百姓的餐桌上变得越来越丰富,吃好的同时也吃得愈加放心。可以说,菜市场的变迁,见证了兰州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也彰显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时代意义与历史价值。
兰州人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高大上的蔬菜市场成了城市一景。
一年四季,想吃啥样的水果都能买到。
各类水产品应有尽有。
从脏乱露天摊到标准化菜市场
冬日清晨6点,天还黑沉沉的,在榆中街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张耀师开始将批发来的各种新鲜水果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我在榆中街卖水果十来年了。”最初的忙碌过后,张耀师歇了口气,倒了一杯开水,准备迎接早早来买蔬果的人。“最初摆摊时,都挤在小巷子里,连拉货车也没处停,再加上买菜的人,整条巷子人挤人。”张耀师告诉记者,当初露天摆摊,尤其冬天,冻得手都生疮,“现在多好,夏天不怕太阳晒,冬天不怕冻手脚,每天都有热水喝,拉菜的车也有固定的地方停放,整个市场干净整齐,感觉我们这些卖菜、卖水果的人都清爽得很。”
就在张耀师和周围的商贩们忙着整理蔬菜水果时,赵喜林和他的伙伴们也到岗上班了。“我在这里工作23年了。”从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到榆中街社区标准化菜市场负责人,赵喜林说,自己见证了兰州菜市场多年来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兰州人买菜主要以马路菜场为主,到了冬天,大白菜、土豆等菜大多都是商贩拉着车子在各小区门口卖。”赵喜林告诉记者,到了上世纪90年代,榆中街早市形成,但巷子比较窄,再加上卖菜的人、买菜的人,挤得水泄不通,不仅脏,还存在消防隐患。“那时候特别盼望能够有个大的市场,将商户们安排在市场内,不仅便于管理,也能给商户们一个良好的卖菜环境。”
新型菜市场环保又规范
“看看现在我们的市场,有统一整齐的柜台,每天给商户供应热水,建立了微信群,有什么要求、通知可以通过微信群传达……”赵喜林介绍,整个市场两层楼,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地面铺瓷砖,摊位也是瓷砖砌成的。粮油区、水果区、干鲜区、海鲜水产区、副食区、生肉区、蔬菜区……分区细致,一应俱全。整个市场水电设备齐全,干净整洁,不见垃圾。水产区的摊位不仅有挡墙,水不会外流,而且有排水沟,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污水横流。
对于人们来说,到这样清清爽爽的标准化菜市场买菜,每天看着新鲜的蔬菜青翠欲滴、天南海北的水产丰富多样,幸福感油然而生。正如家住周家庄的柏女士所说:“以前去榆中街早市买菜,因为环境差,连好些的衣服鞋子都不敢穿,现在大不一样了!”据了解,城关区榆中街社区标准化菜市场,是在原榆中街下岗职工再就业市场的基础上改扩建的,由兰州兰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约4100万元建设。菜市场建设完成后,投资方成立专门的公司负责市场的营运管理,并配备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物业服务。“现在市场可安置一千多人就业。”赵喜林说,榆中街标准化菜市场为兰州人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规范”的新型菜市场。
菜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全面铺开
作为承载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的重要平台,菜市场事关百姓日常生活及食品安全。
“2008年以来,兰州市为解决城市居民买菜不方便,交易短斤少两、环境脏乱差、马路市场清退难等问题,把社区菜市场建设列为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以来,兰州市改造提升各类菜市场78个,特别是2010年,通过争取商务部把兰州市列为全国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试点城市,争取到国家扶持资金2000万元,建成标准化菜市场47个。2012年至2016年,连续4年相继建成22个标准化菜市场。
2016年,为进一步促进全市标准化菜市场步伐,兰州市政府出台了《兰州市社区菜市场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市政府129次常务会上提出采取回购、回租、提升改造三种模式提升主城区老旧标准化菜市场软硬件设施,使菜市场提档升级,满足广大居民便利消费需求。2018年,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在全市又计划新建或提升改造7个标准化菜市场,全力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步伐,到年底,全市共建成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76个,总营业面积17万平方米。
细心市民发现,家门口的菜市场越来越“靓”了。新型标准化菜市场环境优雅,管理有序,业态功能更加完善,不仅新增了农民合作社、自产自销、平价自营等专区,实现产销有效对接,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难”问题,部分市场还尝试设立了维修缝补、中央厨房等功能区。其中部分菜市场还创新拓展智慧市场功能,通过设立电商平台、推行移动支付方式、完善农贸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引进肉菜追溯体系等大数据手段,发展智慧农贸市场,让市民买菜更便捷。
预计未来3-5年,兰州市城区标准化菜市场将达100家,商务主管部门全力打造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将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规划构建“五层次、三圈”服务体系
记者从兰州市商务局获悉,兰州市目前将规划构建“五层次、三圈”的菜市场服务体系。“五层次”是指以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大中型标准化菜市场、小型标准化菜市场和社区便民菜店为核心的菜市场五个层级体系。“三圈”则分别指:服务半径为2000米,结合组团商业中心布局的大中型标准化菜市场,形成“15分钟服务圈”;服务半径为500米,结合居住区或小区中心布局的小型标准化菜市场,形成的“10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为200米,结合社区中心建设的社区便民菜店,形成“5分钟便民圈”。
“建议设立‘菜篮子’体系建设基金。”兰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这个基金将用于标准化菜市场等民生服务项目的新建、回购和蔬菜副食品的存储调运、限价补贴、市场供应,彻底解决菜市场建设运营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等问题。还要增加财政投入,有效发挥政府在市场供应中平抑物价的作用。
探索建设公益性社区菜市场,采取先行试点,学习外地经验,再行推广的方式,组织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四区政府开展公益性社区菜市场建设试点。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在社区建设销售蔬菜、肉类、干鲜产品的综合连锁店。“要培育4-5家具有管理经验和经营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引进管理经营专业人才,培训组建管理经营团队,统一管理经营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和蔬菜配送中心等民生服务项目,提升民生服务项目软实力,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据《兰州晚报》)
新闻推荐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高某押解回重庆中新网图重庆市公安局16日向媒体透露,此前当地警方通过抖音发布悬赏成功抓获一名公安部B...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