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紫堡乡冯湾村地处榆中县西北部,2006年、2007年先后被列为省级、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被评为兰州市农村党建“三争一促”示范村,2013年被评为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16年被确定为小康达标示范村。
当提到冯湾村取得的这些成绩时,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担任来紫堡乡冯湾村党支部书记的冯人民。
7月中旬,记者来到了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一进村里,只见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子里,村里道路干净平整,村道边上树木郁郁葱葱,时不时在村道上见到机动车载着拿着锄头的村民在通行。一路欣赏着乡村美景来到冯湾村村委会,这时从村委会三层小楼里走来一个人打招呼:“你好,我是冯人民。”话语里显露出一种自信,1米7几的个头,岁月的沉淀在他脸上显现,给人一种沉稳和善的感觉。
出生于1959年的冯人民,1996年至今担任来紫堡乡冯湾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有22个年头了,用他的话说是从小伙子干到了老汉。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团结带领冯湾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冯湾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冯湾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冯湾村党支部2015年度被评为“兰州先锋号”,而冯人民本人也荣获“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荣誉称号,被兰州市委评选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被榆中县委评选为“百名奔小康带头人”、“十佳致富带头人”。
学习是一种责任
在村委会会议室,各种关于农村工作的学习资料整齐摆放,墙面上的学习制度更是醒目。从和冯人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他对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中央、省市、县、乡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认真学习,深学常思,并时常给群众进行讲座。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在村委会会议室,冯人民郑重地说。
不仅是个人的学习,他同时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开展了以“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个合格人”的活动;村党支部每年按时召开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开展了以宗旨教育为核心的“讲传统比奉献”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
一位老党员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教育,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为本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村容整洁才是好
以前,冯湾村是榆中县贫困村之一,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面大。今年44岁的村民李福军,是土生土长的冯湾人,他对冯湾村这些年来的变化很有发言权:“以前我们村住房破旧,村里布局凌乱,道路是土路,吃的是泉水,用水就是用扁担挑,做饭、取暖用的是柴草,做个饭、取个暖,烟熏火燎的,村民生活很不方便。说个不怕你笑话的事情,大龄青年讨个媳妇都很难。人家姑娘进村,一看村子的情况,就像走进了迷魂阵一样。来过一趟,就再不想来了”。
为了改变全村落后面貌,冯人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发展思路,结合冯湾村面临的问题和自身实际,提出了“争取基础设施投入为前提,壮大集体经济建设是根本,以科技培训为依托,靠转变群众观念为突破,加大日光温室种植和旅游业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新思路。思路确定后,他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搞培训,跑项目,抓规划,落实施,在上级部门和来紫堡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冯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书记的带领下,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得我们住上了的二层小楼。现在每家都接通了自来水、天然气,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外边的姑娘都想嫁到我们村子里,村民的幸福感特别强。”村民李福军笑着说。
冯湾村全村电通、路通、水通,其中,村内道路硬化公路数达到18公里,新修了村委会,小学、幼儿园、广场、电影院、便民桥、村卫生所、污水处理站。全村建成二层新农村住宅楼560栋,安装路灯500多盏,村域绿化率达到35%,使冯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榆中县的前列。冯人民高兴地介绍道。
村民富了才是真
“发展才是硬道理,村民富了才是真。”一直是冯人民认准的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村民的富裕,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冯人民,全面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结合冯湾村现状,以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榆中宏立工贸有限公司,公司下属宏立土建工程队、宏立砂厂、宏立宾馆等5个自办企业,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年增加集体收入90余万元,本村100多名剩余劳动力被公司长期聘用,成为离土不离村的产业工人,建成占地300亩的万眼泉园林公墓区,成立了殡葬服务中心,年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
“像我们家原来收入主要是种地,经济上挺困难。在书记的带领下,村里引进企业,同时创办了村上的集体企业,这些引进企业和村办企业很好地解决了我们村剩余的劳动力,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我兄弟就在村里引进的企业打工,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我们家经济就较以前宽裕很多。”村民李福军说道。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冯湾村着力打造丝路·花千谷庄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该庄园是集农业、旅游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庄园,并集娱乐观光、科普教育、生态采摘、美食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踱步于花千谷庄园犹如进入“童话世界”,水母彩灯、各式造型的稻草人、人工湖、迷宫……项目不一而足,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拍照、荡秋千,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冯人民边走边说:“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为本村480余户村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机会,还能带动周边村社的经济发展。”
乡风文明才是美
“没有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民风,再好的物质基础也无用。”冯人民说。
在他眼里,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积极向上级为群众争取项目,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村里还修订了村规民约,在村党支开办党员活动室,建设文化墙,制作宣传展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村上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
古稀老人李德发是村里的热心人,每天早晚两次为邻居清扫门前屋后的垃圾已经成为他的习惯。2017年,他被评为冯湾村“五星级文明户”,同时自己的要求更高也更严格。“文明户就要有文明户的样子,邻居们都看着呢。”在他看来,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文明新风自然就会形成。
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24孝模范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使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村里安定,邻里和睦,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形成。冯人民介绍说。
行走于村子里,时常听到“有了冯书记这样的好书记,我们村的日子会越来越美好”的评价,这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村民们对冯人民的尊敬和认可,正是冯人民担任村书记22年以来,始终满怀激情,心系群众,从点点滴滴,锁锁碎碎的平凡事做起,为群众做了一件件好事,办了一桩桩实事,才成为党员群众心中的好当家大家的好支书、老百姓的贴心人。
“村民把我选成书记,一定要把冯湾村搞好,一定要让冯湾村老百姓满意,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冯人民说。□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军文/图
新闻推荐
7月10日清晨开始,兰州市普遍出现小到中雨,局地中到大雨,主要降水区位于七里河大部、榆中西部南部、永登东南部。面对最近频...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