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脉准方良勤耕杏林 ——记兰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名医堂副主任中医师王平军

来源:兰州日报 2018-06-08 03:04   https://www.yybnet.net/

王平军是兰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名医堂副主任中医师,术精岐黄,厚德谦和,凭借一个枕头、三根手指,以神奇的精准脉象诊治疾病,勤耕杏林数十载,造福桑梓含灵之苦。不管什么疾患,经他之手,大都能诊断清楚,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王平军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为至善堂第四代传人,深得思想之真谛,学术之真传。后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获医学学士。曾师从博士生导师、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张士卿教授。王平军苦学冥思,持之以恒地钻研中医经典,理法方药无不具通。在2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王平军秉承传统中医文化思想精髓,勤学精研,兢兢业业,一心扑在中医事业上。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毕生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医、认识中医、应用中医、受益于中医。

王平军对传统中医诊病方法望、闻、问、切有很深的造诣,擅长切脉辩证,组方精良。他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地为患者把脉,把药物和哲理潜移而至,对内科、疼痛科、妇科方面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确切,尤其对颈肩腰腿痛类疾患的诊治有独到见解。

曾有一位二十几岁的银屑病患者,五岁开始患病,家人带他四处求医,用尽了各种办法,家里为此也花了不少钱,都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反复发作且越来越重。后经朋友介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王平军。后来,经过王平军的治疗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这位患者又重拾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王平军将哲理药理融会贯通,标本同治。他的诊室总是人流熙攘,平均每天的接诊量都在50人左右,最多的一天甚至能达70多人。他不推托病人,不摆架子,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倾听、细心观察、亲切交谈,常常换位思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和每位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工作忙碌起来,加班加点、不能按时吃饭是常事。在诊疗时如遇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或需要跨科室治疗的病人,王平军经常亲自为患者联系相关科室专家,甚至亲自带患者到相关科室就诊,尽力做到不误诊,不漏诊。

王平军不但医术淬炼成钢,还常念感恩社会之情。近年来,他曾数次赶赴榆中县、红古区、卓尼县、临潭县和兰州新区等地开展义诊,经他之手诊治的患者不计其数,他为每一位求医问药的病患送去了精湛的诊疗技术和拳拳爱心。同时,他还在基层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通讯员姚琴魏洁琼

新闻推荐

认领“微心愿” 争当“圆梦人”

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胡英英榆中县城关镇栖云北路社区困难居民刘玉俊11岁的女儿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拥有一盒水彩笔。得知...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脉准方良勤耕杏林 ——记兰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名医堂副主任中医师王平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