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24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薛蕾带领报社帮扶干部来到帮扶村——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实地查看“黄蒿湾万亩高原艾草产业园”项目进展情况,并进村入户,调研摸底,和农民座谈,与村干部交心,详细了解黄蒿湾村脱贫攻坚情况,并提出要切实做好百草产业文章,坚决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当日,兰州日报社联系爱心企业北京御福轩泰经贸有限公司为黄蒿湾村民送来了500双价值5万元的品牌老布鞋,助力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当天上午,薛蕾一行首先来到黄蒿湾村万亩高原艾草产业园,实地查看一、二、三3个产业园区项目进展情况和集中安置点建设情况。在产区,薛蕾看到在层层梯田中间,一株株芍药含苞待放、一片片刺梅初吐嫩芽、一行行丁香叶儿舒展,详细询问了这些药用木本植物的种植涵义和收益,仔细听取了驻村干部对甘肃百草产业项目的推进情况,了解了产业链给黄蒿湾村带来的发展愿景。村主任马武同告诉记者,从12000亩梯田的建成到甘肃百草公司项目的顺利推进,无不倾注着兰州日报社党委班子成员和县、乡两级领导的关爱心血。特别是自2017年年初开始,在报社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黄蒿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着手研究产业、联系流转梯田、引进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多方联系沟通,当年7月份,在兰州日报社党委、中连川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引进甘肃百草中药材种植公司。
在现场查看完三个产业的项目后,薛蕾带领帮扶干部入户看望了孝亲敬老模范马鹤同94岁的老母亲。薛蕾拉着老人的手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希望老人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为一个百岁老人,成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见证者。”和村里留守的大多数村民一样,今年61岁的马鹤同现在是百草公司的产业“工人”,用老马的话来说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按时领工资。”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使中连川乡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农民借力产业实现真脱贫、增收致富实现脱真贫,中连川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力量,在全乡12个村分门别类拟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兰州日报社帮扶的黄蒿湾村由甘肃百草公司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甘肃省老教授协会、甘肃省高级工程师协会打造“万亩高原艾草产业园”,同期建设国家基本临床用药种质资源科技园和黄蒿湾寒(旱)区药用植物园。对此,甘肃百草公司专门成立了北部产区,从3月1日开始,短短一个月时间在黄蒿湾一期建起了三个种植产业区,目前全村已有40多名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严格按照生产条例进入产业园工作,领起了每天80元的稳定工资。
“黄蒿湾村的产业基础已经打好,百草集团倾情入驻,给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农民的土地流转完成了,又能够就近务工。帮扶就是要帮到根子上,只有让农民真正参与到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才能够实现最终脱贫的目标。”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薛蕾对中连川乡负责人说,今年榆中县将和全市同步实现脱贫摘帽,现在只剩下8个月的时间,帮扶责任重大,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任务更重,艾草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又是一个普惠产业,老百姓不但能从产业链上获得收益,在家门口务工又能实现工资性收入,同时通过土地入股还实现了固定分红,这对昔日“无产业”、“无资金”、“无项目”的“空壳村”黄蒿湾来说,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村集体壮大发展赢利,着实是一件好事,报社党委要和乡党委、乡政府一道服务好甘肃百草企业,全力支持好项目的顺利推进。
“从现在起,报社帮扶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一定要抓住发展机遇,做好百草文章,报社党委将定期不定期展开一系列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确保黄蒿湾村如期脱贫摘帽,决不给榆中县与全市同步脱贫摘帽拖后腿!”薛蕾如是说。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贵智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0日,2018年兰州市中考“一诊”成绩分析结果出炉。此次“一诊”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最高得分为640分,数学、物理、化学三科均出现满分。据了解,此次诊断考试共收到16...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