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我奋斗 我幸福】一个农民的40年

来源:甘肃日报 2018-03-28 06:4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白德斌

今年,农民李汉武就整40了。

“说到40,除了年龄,你还会想到什么?”“前年的时候,我家里有40只羊。我打工挣到第一笔钱好像也是40元,记不清了,哈哈!”

面对记者的问题,李汉武笑着说。当问他是不是知道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他一拍大腿说:“嘿!怎么把这大事给忘了。”

1978年5月16日,李汉武出生在榆中县园子乡万羊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他也从记事起,就跟着父亲放羊、种地、割麦子。

“小时候真的很苦,每到春节能吃上一顿肉就不错了,平时就是粗面馒头、洋芋干。”李汉武回忆起儿时的生活时说。

那时候,这个小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是每家每户都有30多亩地,有的甚至有70多亩,但由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收成基本上只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李汉武说,小的时候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村里没有通车,也没有人到过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市,只能听大人们在一起闲聊,其实后来才知道,大家也是道听途说。

村里没有学校,李汉武上学要翻两座山去最近的小学读书,每天早上大概5点多出门,和养的一条狗踏上去学校的路。

“学校只有一间教室,窗户没有玻璃,用报纸糊的,夏天挡不住雨,冬天挡不住风。”李汉武说。

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却教着五个年级的学生,一堂课先给一年级上课,然后依次往后。上半天就放学了,下午老师还要回家忙农活。

村里也没有医务室,他生病了父母要去三十多里路的地方请赤脚医生,一个来回就是多半天。有一次,李汉武头疼得厉害,等医生第二天来的时候,他都感觉好了。

李汉武五年级毕业就不再上学了,因为中学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那时候我们上完小学就回家种地,感觉是理所当然的。”李汉武说。

小学毕业那年,李汉武12岁,已经成为了家里的“半个大人”,什么活都能干了。

“那些年,村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夏天能用豆子换西瓜。”李汉武回忆说,具体从哪一年开始才有贩子把西瓜拉到了村口,他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第一次吃西瓜的高兴,把瓜皮啃得薄薄的,恨不得都吃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李汉武18岁了。父母四处托人给他说亲,结果一年下来,没有一个成的,因为村里太穷,都不愿意嫁过来。

“后来还是我二姐换的亲,因为我二姐嫁给我媳妇的哥,作为我娶媳妇的条件。”李汉武笑着解释说。

如今,李汉武和媳妇生活了二十多年,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十分幸福,更加幸福的是他们生了一个争气的儿子,三年前考上了西安交大。

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李汉武十分坚决。为了让儿子上县里最好的高中,他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就在兰州打工,干了3年,过年都不回去。

“我没想着孩子读大学出来能挣多少钱,而是要让他有知识,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现在连种地、搞养殖都要有文化,没文化什么都干不到人前面。”李汉武说。

李汉武这么说的根据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第一次外出打工是他新婚后的第二年,跟着外村一个亲戚到兰州一家工地上帮忙,因为什么都不会,只能搬砖,一天下来最多挣20元钱。

“只要有点技术,泥瓦工、木工都行,挣得就多。”李汉武的思想一下子得到了改变,以前觉得读书没用,打工就是力气活,可是他发现自己错了。

后来,李汉武想学点技术,但是孩子出生了,父亲又身患重病,他必须留在家里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家里,因此,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多读书,有知识。

原本,儿子就是李汉武唯一的希望,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不断叠加,而且越来越实惠,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各家各户的日子都好了起来。

这让李汉武的思想观念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在家务农也能挣钱。

2007年的时候,李汉武在政府的倡导下,将10亩地拿出来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结果每亩比小麦多收入500元。

2015年,李汉武的儿子正好考上了大学,在外打工的他回到了家里,而且贷到了***贷款,开始养羊,效益不错,一年下来,收入近1万元。

“去年我给儿子涨了生活费,以前是一个月500元,现在是800元。因为我除了养羊,还种了百合,市场价格很好。”李汉武说。

从种小麦到种玉米、再到养殖、种百合,李汉武紧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家庭收入也不断增加。

今年春节,儿子在为研究生考试做准备,所以没有回家过年,李汉武两口子每天聊的最多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百合要不要再扩种,另一个就是要不要考虑攒钱给儿子在西安买房。

在城里买房,这搁在5年前,李汉武说他压根儿都不敢想。

“我要感谢党呢,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没有这么好的教育环境,我们一个农民怎能过上好日子,怎能培养出来个大学生呢?”李汉武激动地说。

新闻推荐

市民微心愿·晨报助愿追踪 助行器捐给伤残村民 兰州俩老人爱心延续

3月21日,本报A13版以《受捐老人上演爱心接力助行器欲再捐困难家庭》为题,报道了家住七里河区火电公司家属院侯先生欲捐出受捐助行器的微心愿。3月26日,市民张女士给本报热线96555打来电话称,家住榆中...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奋斗 我幸福】一个农民的40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