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石头缝里绽开的文学之花——由周廷海散文集《瓦川河的浪花》引出的话题

来源:兰州日报 2017-12-10 01:16   https://www.yybnet.net/

洛坝集团选矿二分厂员工周廷海刚刚又出了一本散文集。作为多年的文友和同事,我对周廷海出书的事是持反对意见的。我不止一次地劝过他,让他理智些,现实些,不要头脑发热,跟风赶潮自己掏钱去出书。但是,我的话对他却没有奏效。周廷海不仅把我劝他别出书的话当做了耳旁风,而且在2014年出过第一本散文集《仰望月亮》之后,时隔三年,现在又出来一本。这本深绿色封皮,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名曰《瓦川河的浪花》,内容以作者家乡的风土民俗、地方文化为主的散文集子,有三百多个页码,比之前一本在外观上显得更加厚实、大气,文本质量也比前一本明显上了一个档次。

周廷海家在兰州市榆中县农村,2005年来到洛坝矿区,十多年来,一直在选矿生产一线工作,住在简陋的集体宿舍,白班夜班倒来倒去,没有固定的写作时间和安宁的写作环境,然而就是在这样外人难以忍受的境况下,他不声不响地默默耕耘着,写出了百余万字的散文、小说,其中的不少篇章还发表在省、市、县各级报刊,对周廷海写的那些作品的高低优劣,我这里不想去论及,那应该是另外一个话题。单就周廷海对文学写作的执著与坚韧而言,作为文学同道中人,我不得不对他心生敬意。

我和周廷海虽然结识多年,但由于他在矿区生产单位上班,我在城区后勤机关当差,日常见面的机会不多,我俩又都是言语木讷不擅交际的人,偶尔见到了,也只是简单寒暄一下,草草说上几句,因之,对他写作的根底实则了解的不是太多。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公司安排机关后勤人员下基层学习,我到洛坝矿区和周廷海比邻而居四五天,一起去灶上吃饭、在宿舍里喝酒、谝闲,才对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与我以前的想象不同的是,周廷海把矿区枯燥单调的生活编排的很规律,每天除了准时晨跑、上班、吃饭,其他时间都是独自呆在宿舍里看书,坐在电脑前敲键盘,或在旧报纸上学写毛笔字打发时间。依靠有限的一点工资和家人务农为生,周廷海家境不算宽裕,两个孩子又正在读中学,家庭开支不小,可为了凑够出书的钱,他找亲戚朋友借,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资里挤,把老婆在榆中乡间辛苦劳作种菜卖得的几千元收入也挪为己用。在文学早已边缘化、世俗化的今天,周廷海依旧固守传统中国农民的朴素和执拗,把文学当做自己的宗教虔诚的膜拜着。为了心中的文学信仰,周廷海几乎将自己生活的全部都交付出来了!明知这样做既无名,又无利,却还埋首在那里义无反顾心无旁骛地坚持写作,坚持自费出书,他这样高扬理想的举动,我有何资格站在俗而又俗的立场上,对他说三道四!

路遥知马力,日久显真心。只有初中文化的周廷海这颗撒落在洛坝大山深处的文学种子,多年来不顾生活道路的艰辛崎岖,背负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清苦孤寂,固守文学理想,凭着自己的柔韧和勤奋,不屈不挠地挤开乱石的堆砌,终于在逼仄的石头缝里绽开了耀眼的文学之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神大道。

新闻推荐

档案中的校风学风 评比中的历史传承

兰州晨报讯(记者武永明)11月28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二届“纸笺才情·墨香兰大——好笔记、好作业、好答卷”评选活动暨“手迹·徜徉——档案中的师风学风展”活动在该校榆中校区举行,由评委现场投票评选...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石头缝里绽开的文学之花——由周廷海散文集《瓦川河的浪花》引出的话题)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