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驻派专家温剑涛: 尽全力让病人好起来 本报记者 朱德军 文 通讯员 魏才旺 图

来源:白银晚报 2017-12-06 09:27   https://www.yybnet.net/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有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骨科专家,多少人因为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慕名而来。他时时牢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兢兢业业,竭尽所能,为了做好这一份普通的工作,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医生这个岗位。他就是甘肃省中医院派驻到白银分院的脊柱骨科主任温剑涛。

2013年3月,温剑涛主任被省中医院派到白银分院工作。几年来,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

温剑涛(右)与同事分析患者病情。

温剑涛(中)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温剑涛与同事一起为患者实施手术。

带来先进管理理念主持创立分院脊柱骨科

初到白银分院,作为骨二科副主任的温剑涛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分院作为一家新改制的医院,又地处白银市西区,从各项客观条件上都无法和地处市中心的白银市老牌医院相比。当地群众的不了解、不认可,地理位置的偏远不便,医疗设备设施的不完善,都是制约分院发展的障碍。

当时白银分院骨科主任张亚维同样是省中医院派来的,虽然在张主任的努力下,骨科发展已经大有改观,然而有很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温剑涛到白银工作以后,以一名普通一线医生的姿态投入工作,配合科主任张亚维的工作,参与一线值班、管护病人,从临床基础做起,把省中医院骨科的管理、医疗理念逐渐带进分院。

2014年5月,根据骨科专业细化的发展需求,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温剑涛创立了白银分院脊柱骨科并担任科主任。科室成立以来,温剑涛参照省中医院管理经验,并结合白银分院实际,建立和制定了各项科室管理制度,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从科室建设、管理,到医护人员的培养、培训,形成了长期有效的机制。

自科室成立以来,科室全体人员坚持每周二早上7点半到科室业务学习,至今从未间断;建议开展骨科系统阅片会,每月一次病例讨论,增进骨科系统之间和相关科室的业务交流;申请成立骨科研究室,负责骨科系统的教学、科研、学术会议及论文撰写的组织与培训,使白银分院骨科专业从医、教、研各方面的建设更加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一段时间后,白银分院脊柱骨科走上了正轨。

为了病人付出再多都值得

经过多年的努力,温剑涛在白银地区的知名度高了,治愈的患者也多了,有时候定西、永登、兰州、榆中等周边地区的病人慕名而来。病人多了,温剑涛也比以前更忙了。在白银工作的这段时间,他常常要早上六点多离开家门,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遇到紧急手术的时候,好几天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经常连陪家人吃个晚饭的时间也没有。尽管这样,他还是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医疗事业。

2015年5月的一天,是患者刘某一家人最难熬、最痛苦的一天。15岁的女孩刘某不慎从五楼坠下,导致脊柱骨折并不全瘫,同时创伤性休克,合并双下肢多发骨折,120紧急救援中心将病人送到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进行抢救,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正是周五下午下班时间,温剑涛刚刚开车回到兰州,刚下高速就接到医院电话。病情就是命令,他立即调转车头,重新上高速,驱车返回白银。经过全院专家会诊,当晚对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由于患者情况复杂,这台手术做了一夜。

术后,这个患者恢复良好,生命得到了挽救,下肢功能也逐渐恢复。后来病人家属向温剑涛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只是平静地说:“你们的女儿和我儿子一样大,我明白做父母的心,我只是尽我的全力让她好起来。”像这样的不眠之夜温剑涛不知经历了多少,看着一个个危重病人经过抢救慢慢好起来,他会觉得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医生的成长道路是艰辛和曲折的。正是执着的坚持和刻苦的钻研,让温剑涛具备了精湛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脊柱骨科成立以来,先后开展“颈椎骨折脱位前后路联合手术”“颈椎病ACDF手术”“前路单纯经胸手术”“前路胸腹联合手术”“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长节段固定+弹性固定技术”“腰椎PLIF手术”以及各种常规脊柱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使白银分院脊柱外科水平紧跟省级医院脊柱外科业务水平不掉队。

当和同事谈起自己在白银这四年来的感受时,温剑涛总会说,医道之路,学无止境,除了更加努力奋斗,更加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其他的都不重要。这四年来的时光是充实的,值得的,无怨无悔的。

当然,一切还刚刚开始,温剑涛也有觉得疲惫和无奈的时候,有些病人对白银分院还不认可,总希望转到省上大医院治疗,想到病人在转院途中可能面临的大医院床位紧张,手术不能及时安排等问题,温剑涛既替病人着急又倍感无奈。

在医生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虽然辛苦,但温剑涛感到很欣慰,他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战在医疗战线二十余年,他没有一句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尽责而已,而就在平凡的岗位和一场场不平凡的战役中,他用医者的博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

新闻推荐

留得豪气满乾坤 ——解读刘志丹在榆林创作的诗文

何志刚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小学毕业后,于1922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5年秋,广州处于革命高潮,党组织决定派刘志丹和杨国栋两人去黄埔军校学习,刘志丹旋即离开榆林,投笔从戎。1936年,他在东征中以...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驻派专家温剑涛: 尽全力让病人好起来 本报记者 朱德军 文 通讯员 魏才旺 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