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留得豪气满乾坤 ——解读刘志丹在榆林创作的诗文

来源:榆林日报 2017-12-04 09:43   https://www.yybnet.net/

何志刚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小学毕业后,于1922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5年秋,广州处于革命高潮,党组织决定派刘志丹和杨国栋两人去黄埔军校学习,刘志丹旋即离开榆林,投笔从戎。1936年,他在东征中以身殉国。刘志丹英年早殇,留下的诗文并不多。据笔者翻检资料,其诗文不足十篇,在榆中期间写的即有五篇。这些诗文闪耀着刘志丹的光辉思想,对于研究刘志丹其人和教育后人颇具价值。

一、《初识榆林》(1922年)

城北一片黄沙扬,城南堆堆黄土梁。

长夜塞歌多悲切,但见月光冷又凉。

这是刘志丹初到榆林时写的印象诗。前二句写所见,作者以白描手法勾勒了城周围恶劣的自然环境。用语简洁,描写逼真。“长夜”既是实写秋夜的漫长,也是暗喻社会现实的黑暗。“塞歌多悲切”可见作者悉心谛听百姓的痛苦呻吟,末句触景生情。

二、《登镇北台》(1922年)

红石峡急流直下,镇北台狂风高旋。

看长城内外破碎,重收拾有待吾辈。

这是刘志丹到榆林后课余时间游览镇北台写下的一首纪游诗。首二句写自然之景色,以流急、风狂暗寓环境恶劣,与心中不平相应和,激起万丈豪情。第三句“破碎”一词高度凝练,浓缩了陕北城乡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景象。第四句直抒胸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刘志丹决心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可见刘志丹在榆中读书期间已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爱国歌》(1924年)

黄河两岸,长城内外,炎黄子孙再不能等待。

挽弓持戈,驰骋疆场,快,内惩国贼,外抗强权,救我中华万万年。

刘志丹在共产党人魏野畴、李子洲等人的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世界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1923年,他当选为学生会会长,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这首《爱国歌》就是呼吁同学奋起救国的号召书。

全诗共两个长句。第一长句,呼唤炎黄子孙起而抗争。“黄河”“长城”两短句用对偶手法,申述关注范围广大。“炎黄子孙”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中华儿女应无愧炎黄先祖,不能甘当“睡狮”,麻木不仁,应振奋民族精神,发愤图强。第二长句,向热血青年发出号召,“挽弓”“驰骋”两短句号召爱国者投笔从戎,奔赴战场。“快”字一字干钧,表现出报国的急切心情。“内”“外”两短句指明斗争指向,把矛头对准封建军阀、帝国主义。“救我中华”句,归结斗争目标,爱国深情震撼人心。

四、《为共进社二次代表大会题词》(1925年)

共进!共进!

同志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

不怕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

1925年7月,刘志丹被选为陕北学生联合会代表,赴三原参加全省学生代表会和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因交通不便,旅途延误,到三原时学生会已结束,只赶上参加共进社会议,被选为该会第一审查委员会委员。他在会上作了关于榆林地区共进社活动情况的发言,并满怀激情地为大会题词。开篇以“共进”重叠,发出召唤。第二句号召“同志”带领大众向帝国主义进攻,锋芒毕露,大气磅礴。“不怕”“杀开”两短句号召“同志”敢于牺牲,必然获胜。末尾以“前途”句收束,指明前途是美好的,蕴含为美好前程愿流血牺牲!

五、《万恶的狂风》(1923年)

刘志丹在榆读书期间思想进步,学习刻苦,他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开展政治活动,还协助进步教师王森然组织了“青年文学研究会”,这就是他写的一篇习作。原载《榆中旬刊》第三期。

《万恶的狂风》采用拟人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痛恨黑暗社会、期盼光明前景的思想感情。全文可分三部分,文章开头写“我”出北门,在“小海”(即旧“官井海子”,在今鸳鸯湖一带)边,见到大自然的美好春色,细腻地描写了“惠风温日”下,田野的草儿,小叶、鸟儿和鱼儿自由欢快地生活,并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作者获得了人生乐趣。第二部分,写“一阵狂风,挟着黄沙”闯来时,美好的自然景致被摧残的情景,以及“我”“只觉得黑暗!只觉得愤恨”!第三部分,在文章结尾,作者对黑暗社会和罪恶势力发出“拿起百折不回的精神,拼命的与狂风飞沙相抵抗”的战斗呐喊,并向同学们喻示了光明的前景。

刘志丹在榆读书期间,与进步同学一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得豪情满乾坤。这四篇诗作和一篇散文都是触景生情,短小精悍、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之作。现在读来,作者的高大形象就如同一座丰碑耸立在心中,永不磨灭。这些诗文中的忧国忧民思想,对当今的青年及学子仍有价值和教育意义。建议可作为乡土教材。

新闻推荐

加快推进农村“三改”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兰州市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5466座

【本报讯】近年来,兰州市把农村卫生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在学习借鉴河北、山东等省农村卫生改厕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节水型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改造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长期...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留得豪气满乾坤 ——解读刘志丹在榆林创作的诗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