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兰州2030城市规划愿景》在前期研究中,坚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战略,将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应的事权,提高其向西开放和区域合作的自主性,发挥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一是主打“历史牌”和区位优势。兰州自古是中国与西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也是未来向西开放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城市。而现在兰州的行政地位与它的发展需求不匹配,这种情况不利于兰州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兰州在向西开放交流中钻石节点的“前沿平台作用”。
事实上,兰州具有多重优势:占据多重政策利好优势。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兰州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初,甘肃省推进大兰州经济区与西宁共建兰西经济区,加强与宁夏沿黄经济区经济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河西走廊经济区合作,推动共建资源型经济合作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的合作,联合“走西口”,兰州的开发开放也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
拥有经济社会文化积聚优势。兰州作为甘肃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具有极高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引领度和社会集聚度,具有重要的产业、科教辐射功能和开发带动功能,一旦升格,将对甘肃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其中省会城市10个,东部城市11个,兰州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在目前多重利好的政策环境下,将兰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将有助于它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
深度融入兰州市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格局
坚持“生态+”发展战略。将榆中县作为兰州下辖东城区,提升为兰州城市副中心(副地级),先行先试。当前,榆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相对全市来说短板效应明显,且正处于生态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通过榆中县提升兰州城市副中心(副地级),使榆中发展真正上升为兰州城区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战略机遇。
一是深度融入兰州市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格局。榆中县辖8镇12乡,总面积为330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2万人。如果榆中能够得以作为兰州市下辖东城区,作为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健全城镇规划体系,合理规划都市区、中心城区、卫星城镇,有利于兰州做大中心城市,以构筑核心发展空间,尤其是兰州生态空间的主要承载地带来的规划发展,将大幅度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加快兰州“得山独厚、得水独秀”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其次,有利于促进兰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兰州面临着兰白经济圈、兰州新区建设、未利用地综合开发、榆中机场改扩建、兰新二线、兰渝铁路、宝兰客专运营、城际轨道交通修建、环城高速路建设等区域重大发展机遇。
第三,将榆中县作为兰州副中心城市,榆中县(兰州高新区,副地级,含夏官营),下辖东城区(和平、定远、连塔),按照兰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标准统筹榆中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工作将被赋予新的内涵,主副关系会更加紧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会加速发展,意味着兰州迈出了谋划建设“大兰州”的重要一步。
城市群促进行政主体间由竞争走向融合
坚持“做大做强”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大西北大兰州”。一是新形势中,“中央、省、市”三级地方自上而下升级规划发展战略。在中国中西部省份公布的省级和省会城市“十三五”规划中,不少省份将强化省会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写入“十三五”规划。城市群发展战略将使区域内的城市从同质竞争转向分工融合,推动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形成区域优化新格局。同时,2015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在《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中,规划划定兰—白—临—定综合城镇簇群发展区,加快兰州都市圈核心地区优先发展,发挥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我国西北内陆开发开放的战略支撑区、西部传统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我国扩大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基地、引领全省跨越发展的核心区。
与此同时,在《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兰州都市圈扩容,兰州中心城区、兰州新区、白银三地共融,大力推进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塑、环境共建、社会共享和领域互通互认互动,全面提升都市经济圈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
新变革中,力争构建以生态、高端、智慧、低碳为特征的自内而外“大西北大兰州”规划格局,打造兰州规划升级版2.0。
着力打造“大西北大兰州”航母。兰州城市群发展战略首当其冲要突破的就是“一亩三分地”意识,实现城市间分工、联动、协同发展,促进“兰白一体”,良好的城市群发展态势必将带来整个区域经济的优化新格局。
规划遵循“强化中心带动,推动兰白同城化,联动周边一体化,构建环兰州城市群”的新空间发展思路。同时形成“一核一廊两区”的生态格局,重塑地域山水景观,打造半干旱地区的山水宜居都市,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兰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基底保障。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全力推进兰州市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将促进行政主体间由竞争走向融合,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陆路水陆空运综合交通体系先行规划
构建内外通达的“大西北大兰州”交通枢纽网络体系。“大西北大兰州”可满足特大城市人口超过500万的规定,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从“陆路、水陆、空运”三方面先行规划。
在陆路交通方面,实现由兰州中心都市区向外辐射的“六射”快速铁路网(“六射”为兰新二线、兰州—张掖城际、宝兰客专、兰州—临夏—合作城际、兰渝铁路、包兰二线)以及“五射”普通铁路网(“五射”为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青藏线、兰合铁路);其中部分城际轻轨也可考虑客运专线或地铁延伸,并相应提高标准和尽快开工。完善“两环八射多联”高速公路网(“两环”为兰州高速公路两环;“八射”为京藏高速东段、青兰高速、连霍高速东段、兰海高速、乌玛高速南段、京藏高速西段、连霍高速西段、乌玛高速北段;“多联”为与各中心城市串联的高速公路联络线)。兰州周边新划进的县城与周边联系的道路要规划快速通道、串城高速公路,探索以“轨道交通+公路”模式规划建设环城系统线路,城镇圈内部鼓励“慢行+公交”。
将兰州都市圈构建以兰州都市区为中心,涵盖中心城区的“15分钟”核心圈,涵盖新区和近郊县区的“半小时”紧密圈和涵盖都市圈其他中心城市、卫星城的“1个小时”合作圈,形成辐射八方的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和城乡一体化功能空间,包括兰州新区,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的市区(首府)和永登、红古、永靖、东乡、临夏县、临洮、皋兰、榆中等城区。
在水路交通方面,目前在兰州黄河段已规划吴家园、徐家湾索道、金港城、杏花村、盐场堡、杨家湾、青城、兰州八个码头,还应增加至永靖至白银、靖远、景泰等地的码头建设,结合河道疏浚,拓宽水面、增加水深,实现黄河水网的连接贯通,构建通达的水上旅游线路,进一步发挥兰州黄河水运优势。
在空运交通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和夏官营机场以“积极拓展航空运输门户功能,提升航空枢纽区域地位”为目标,规划建设为我国西北地区对外交流门户机场、西北地区干线机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和欧亚航路备降机场。进一步加快引入国内和国际大型基地航空公司于兰州设立基地,并通过逐步加密与门户机场间班线密度,促进干线枢纽建设。
依托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大西北大兰州”文化旅游格局。在大兰州文化景观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方面,黄河风景线5A级景区规划要建设各种特色主题公园,周边几个县加盟“大西北大兰州”后,兰州旅游资源将更加丰富,既有古镇如青城古镇、什川梨园、安宁十里桃园,又有永登鲁土司衙门、佛教聖地炳灵寺,还有景泰石林、天斧沙宫等地质奇观,同时包括风景如画的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黄河风情线、刘家峡水库等,形成“大西北大兰州”文化旅游格局。在深挖打造“大西北大兰州”文化旅游新形象的同时,还应依托丝绸之路建设,促进兰州工农业产品“走西口”。
结合兰州市第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推进兰州未来规划建设,愿景始终从三个维度去研究和把握,一是从兰州实际发展现实来考虑功能定位,二是从区域城市群来研究西部地区的作用发挥,三是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兰州的建设要求。目的是让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多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力求达到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新闻推荐
◇记者张小燕通讯员季桂珍高飞鑫报讯近日,记者从《榆中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获悉,榆中县将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紧紧围绕“一镇、两山、三线”县域...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