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兰州原住居民有敬鬼神崇祖宗的习俗

来源:鑫报 2015-07-15 09:13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原住居民特别是世家望族,皆有敬鬼神崇祖宗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动主要有建祠堂、修家庙、立墓碑、订家谱等。

建祠堂,祭祀是国之大事,更是宗族盛事。祠堂是为家中有功名的先辈而建,是家族中祭祀和议事的重要场所。凡是家族中有杰出成就的人,如中举或做官者,后人都要为之建祠立庙,费用由整个宗族捐助承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因工程浩大,民间将建祠堂称作是几座山的堆积:木材堆积如山,石材垒摞如山,铜钱元宝码放如山,粮食、面粉准备如山,酒盅茶碗堆摞如山,工程浩大如山,信念决心如山。祠堂被视为祭祀祖先神灵、激励鼓舞同辈、教育垂范后代、凝聚本族人心、发扬光大家风、彰显家族荣耀、传诵天恩祖德、保存宗祧血脉的圣地,也是家族博物馆,既可考察家族历史,体验风土人情,也揭示宗族奥秘。

高氏祠堂位于榆中县青城镇街道上,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座四合院,始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其中殿堂、廊坊共计20多间,过厅还悬有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匾额,里面悬挂清道光御赐高鸣桂“才兼文武”匾额。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一进三楹,由山门、过庭、雨廊、大殿组成。总体方案为方形八卦,院内四合小院成四宝聚珠之势,左右对称,东西各设厢房和耳房。山门为悬山顶砖木结构,青瓦朱门,脊高檐飞,正中悬挂“高氏祠堂”四字匾额,门外有镇宅石狮子两座,旗杆两根,坐南朝北,耸立街心。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米多高的石碑一座,过小院直进过庭,过庭、雨廊均为歇山顶式。庭内厢房照壁上,写着家训格言,绘有孝道图画。穿过雨廊直进大殿,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为重檐结构。大殿内正面墙壁正中为彩绘高氏先祖画像,前面供桌中间摆放着“高氏门中列祖列宗之神位”的精巧牌位,四面以鲜花、香烛、供品配饰。

修家庙,家庙是家族简史的阅览室。过去,兰州家族大的村落都修建有家庙,有的村不止有一姓,就分别建造各自的宗族家庙,从而形成了一村一校却多庙的奇观。家庙形制小于祠堂,是专门供奉族中列祖列宗、神灵牌位以供祭奠的场所。家族大、人口多、经济富足者的家庙为三开间,雕梁画栋,气势堂皇。家庙中陈设祖宗牌位或画像、香案、供桌、蒲团、草垫,主殿旁建值守人住处,围墙正中建门楼。小姓家族因人单力薄,只建单间享殿,无围墙门阙,虽简陋也不失肃穆庄严。家庙是整个家族灵魂所系之处,年头节下,族长率领儿孙焚香祭奠,行礼如仪;出外工作,上学的眷属归祖认宗必须要行隆重祭拜之礼,“家祭勿忘告乃翁”,家族中老人亡故,必向家庙祭告。

立墓碑,厚葬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常言道:亡人不吃饭,家业分一半。是说父母离世,如同天塌地陷,子女必须倾尽全力安葬以尽孝道。入土封坟,周年或三周年后立墓碑,经济条件差的则延后至十周年方立。无论早迟,总得立碑,墓而不碑,是谓光坟。

墓碑就是坟标,在公墓区无碑则被视为无主荒坟。碑者,悲也。碑是死者的人生记录,是生者纪念祖先的标志。中国人注重墓碑上的文字,墓主的官衔则是墓碑最大的亮点。碑文有固定格式,如为官方所立,须在碑中正文起首表明官职或爵位,如关羽碑题额为“汉寿亭侯之墓”;碑阴刻生平履历,立碑缘由。民间立碑,则碑题为“显考妣”或“慈父母”;右上方注明籍贯生卒年月日,左下方为孝男孝女子孙姓名敬立;另起一行,注明立碑时间,必须标清公元阴阳历以示郑重。

碑阴或刻“永世纪念”、“荫庇子孙”等歌功颂德的文字。碑的形制多样,大体为竖横两种,材质多为青石,最昂贵者为汉白玉,耗资数万。碑的形制材质体现墓主生前爵位、俸禄、福泽,也体现立碑者的孝心,同时也向乡邻亲朋展现立碑者的财力。兰州人讲究落个孝子的美名,认为这是人生最高的价值理念,若落个不孝罪名,无论官有多大,财运再旺,人生也不光彩。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要给父母立个墓碑。也有父母在世未能尽孝,抱着赎罪补过的心态立碑的,还有父母生前不尽孝,父母死后为夸富而立高碑者。

订家谱,家谱其实就是一个家族的史书,也是祖先崇拜和孝道文化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家谱,赓续传统,光大门风,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私史、秘史。

修订家谱,一般由家族成员中有文化背景,又有经济实力者承担,如果有老家谱,则在老家谱的基础上,重新加以校补修订;若是外迁入兰,续修家谱,则须查原籍相关史籍,力求言之有据,信而有征。修撰家谱记录要全,无论男女老幼都得写上,不得遗漏。修家谱,在过去是一项浩大繁琐的工程,查找史籍,收集资料,口问手记,脑忆笔录,耗时费力,聚族众议,分派摊款,纂修后石印、铅印费用数额庞大,快则一两年,慢至三五载,完成后聚族合众于家庙隆重庆祝并发布。若是有经济实力而无合适的修谱人员,只得雇请有名望、有文墨的先生担纲主笔。

近年来,因通讯发达、交通便利,资料收集变得相对容易,打印、印刷也简单易行。

旧时,修家谱十分普遍,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迭起,家谱因有封建复辟之嫌,一度消失。近年来,修订家谱之风再次盛行,撰成者为数不少,如兰州安宁堡的“朱氏家谱”、永登苦水的“周氏家谱”,比较有代表性。家谱的内容一般包含:姓氏渊源、迁徙、宗族分布、世系列表、人物名录、人物轶事、序跋后记、捐款开支明细表等。据《兰州民俗风物》

榆中青城高氏祠堂

新闻推荐

加快脱贫进度力促***

脱贫“菜单”使群众“摘帽”激情高◇通讯员 张文海  记者 张小燕“基础设施:硬化青碾曲子至万羊村双阴岔社道路4公里;责任人:白贵怀 周海燕;完成时限:2015.9…...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兰州原住居民有敬鬼神崇祖宗的习俗)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