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一把永红村致富的“金钥匙”

来源:鑫报 2015-07-28 09:06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郭云莲 记者 张小燕

“针对我们村子劳务输出的状况,帮扶单位今年已经在我们村举办了好几场劳务技术培训班了,现在我们的姑娘小伙子出去打工都干上技术活了,活轻松了不说,带回来的收入也多多了,劳务输出和技术培训成了我们村子致富的金钥匙了”。7月26日,榆中县小康营乡永红村支部书记赛永刚脸上洋溢着满是自豪与喜悦。

永红村位于榆中县城西南方,距县城15公里,年降雨量300mm,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山区,由于气候湿润,这里的农民种植结构单一,再加上村地理环境的局限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来改善家庭生活,而其帮扶单位兰州市科技局、榆中县人社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想群众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他们选择在什么行业打工,并专门聘请各行业专家老师,与外出务工人员 “一对一”进行输转前业务知识培训,让他们在源头上“脱贫”。

金懿成是永红村的一名普通驻村干部,了解村子情况、组织培训班、联系输转劳动力……忙碌了大半年,他告诉记者:“年初一了解到村民们外出打工的意愿强烈,我们就积极找企业、联系单位,截至目前共输转永红村富余劳动力460人,其中县域内260人,输往西宁、西藏等县域外劳动力共200人。为使村子的外出务工人员由‘体力活\’向‘技术活\’转变,我们积极创新模式、分类培训,加强了对外出务工人员实用技术的培训,并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他们的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率,目前已培训237人次,大大增强了村民们外出务工的竞争力”。

“我已经在西宁打工好几年了,没技术、没文凭,以前打工只能是在工地上搬砖、拉沙,干干体力活,今年参加了村上的劳动力输转技术培训班,我有技术了,现在我在工地上专做电焊的活,工资也翻了一番,联扶单位的培训搞得好啊。”永红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余建刚告诉记者。

劳务输转和培训是“永红村”在联村联户中脱贫致富的一大“特色”,而种植、养殖等富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不能滞后。

今年以来,小康营乡党委、政府全面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各帮扶单位联扶干部和县乡干部多次深入农户家和田间地头,在经过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帮扶永红村把“双垄沟玉米”和“中药材”种植作为两大富民产业,通过积极协调努力,全村今年种植双垄沟玉米1600亩,种植柴胡、黄芪等中药材达1000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

同时,联扶单位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协调有关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正在进行完善村委会办公地,村级文化健身广场,以及村里主干道等扶贫项目。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新闻推荐

榆中推进免费办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牌证工作

◇记者 金振华  特约记者 刘莉 鑫报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公安机关免费办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牌证工作视频推进会会议精神,强力推进免费办理农用...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把永红村致富的“金钥匙”)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